五十年代军工大院 第398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中东市场饱和以后,汽枪的出口量持续降低,汽枪车间的工作量少了很多,玩具枪车间的情况也差不多。
  这两个车间的工作量少,人员多。
  叶满枝坚持引进黑白电视生产线,有一部分原因就是想将多余的人手调去电视机车间,两班或者三班倒生产电视机,解决这两个车间的冗员问题。
  除此之外,她就想不出其他解决办法了。
  国营大厂的铁饭碗可以端一辈子,只要不犯大错,工厂不会开除职工,而且子女还可以接班继承父母的岗位。
  往厂里增加人手很简单,但是,职工一旦正式入职,那工厂要负担的可不止每月几十块的工资,还有住房福利、全额医疗报销、孩子入托入学的补贴、年节福利……
  出现冗员情况的企业,肯定不止曙光厂一家。
  叶满枝管不了其他厂,但曙光厂的招工还是要尽量控制的,以免出现小马拉大车的情况。
  苗素芬不懂叶满枝在担心什么,她觉得现在厂里红红火火、蒸蒸日上,多招人,不就是工厂效益好的表现吗?
  “咱们前几年每年都招工,接收了一部分厂子弟入职,如果今年不招工的话,可能会让大家闹情绪。”
  虽说不能让所有厂子弟都留城,但厂里拿出点名额,好歹能解决一些问题。
  “招工的事,你再容我想想。”叶满枝说,“与皮姆公司的代表签好合同以后,生产线在年底之前肯定能运过来。女同志其实很适合做生产线上的细致工作,这次电视机车间招工,咱们先在曙光厂内部挑选70到100人,不限年龄不限学历,组成女子技术班组。”
  “那生产线不是挺高级的吗?不限学历能成吗?”
  “每个人在流水线上的工作是固定的,而且我看日本工厂会在每个工位上粘贴一张操作细节和规则卡片,咱们到时候也这样办。另外,再给这女子技术班组,专门开办一个技术提高班,只要能认字,甭管是什么学历,都是可以学习提高的。”
  *
  新生产线上的用工问题好解决,可是厂子弟的招工问题怎么办?
  正如苗素芬所言,前几年都招工了,今年突然不招,肯定会让一大批职工和孩子失望,甚至心存怨怼。
  一个留城指标,能影响人家一辈子的前途命运。
  叶满枝也觉得自己肩头的责任很沉重。
  按照往年惯例,厂里每年会放出30个招工名额。
  但曙光厂已经冗员了,今年这30个名额只能在别处想办法。
  戚彩云快被叶满枝吓死了,“叶主任,我们果酱厂哪需要那么多人手啊?四条生产线已经饱和了!”
  “要不你们再上一条生产线,扩大一下规模!”叶满枝撺掇道,“咱厂可以自己制造罐头生产线!”
  “真用不了那么多人!这几年全国又新增了不少罐头厂,我怕生产太多罐头会积压库存。”
  果酱厂瞧着不起眼,其实每年都有出口任务,而且效益很不错。
  职工的年节福利不比曙光厂的差。
  正因如今的日子来之不易,戚彩云才不敢胡乱折腾。
  她踌躇了一阵说:“叶主任,今年我们顶多能消化8个人,再多就不行了。你找冰棍厂商量商量吧。”
  叶满枝没再强求,又去了一趟冰棍厂,给那边也摊派了7个人的指标。
  还有15个人的指标怎么办?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