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代军工大院 第375节(2 / 4)
当即就有二十多名职工报名,想去曙光厂参观。
不过,年前还有生产任务,最终只选了五人作为代表接受邀请。
孟平其实也接到了邀请,他本来不想去的,但又怕工人闹出其他幺蛾子,只好跟在后面,再次来到了曙光厂。
当天后勤和工会正在给职工发年货,所以一行人来到曙光厂时,厂区里正热闹,职工们提着鲤鱼和猪肉,喜气洋洋地谈笑着。
见状,灯泡厂的工人小声蛐蛐道:“他们厂怎么发这么多年货啊?”
“放在头几年不算多,但现在算是挺多了。”
这几年提倡过革命化春节,工作不能停,而且不准大吃大喝铺张浪费。
有的厂,比如灯泡厂,以此为借口,不给职工发年货。今年稍稍好了一点,给每人发了三斤冻梨。
本来大家都觉得孟平当上一把手以后,让工人的待遇有了些起色。
可是,望着人家曙光厂的大鱼大肉,再想想自家的三斤冻梨,几人心里又不是滋味了。
叶满枝这次亲自出面招待了大家,笑着说:“我们厂也要过革命化春节的,年三十那天要吃忆苦饭,但该给大家发的福利不能少,各家都有老人孩子,还需要补充营养呢。”
工人们频频点头,就是呀,革命归革命,但是大家忙碌了一年,该发的福利咋能不给呢?
他们要是也能来曙光厂上班就好了!
叶满枝请工会主席帮忙招待职工们,然后将孟平单独请进了办公室。
“孟主任,怎么样?我们曙光厂不错吧?来曙光厂工作,亏待不了大家!”
孟平苦笑,工人们当然是不会被亏待的,可他和另外三名副主任都是干部编,曙光厂哪有他们的位置?
“叶主任,你这是将了我的军啊,等大家从曙光厂回去以后,人心都涣散了。”
叶满枝亲手泡了杯茶给他,七分真三分假地说:“孟主任,不瞒你说,组建显像管车间是市里压下来的任务。你应该听说过滨江化工厂亏损的新闻吧?”
“听过一些。”
“化工厂被中央点名批评,令市领导很头疼。最近正在考虑让化工厂配合国家的电子工业建设,生产荧光粉。”叶满枝神情认真地说,“电视机的屏幕之所以被人称作荧光屏,就是因为显像管屏幕的内壁上要涂一层荧光粉。生产电视机显像管,需要使用大量的荧光粉,所以,市里对这个显像管车间的建设是相当重视的!”
事情的真相是,市领导以为曙光厂的显像管车间已经有眉目了,才需要化工厂生产荧光粉。
而到了叶满枝口中就变成了,化工厂想生产荧光粉,市里才会督促曙光厂组建显像管车间。
她没啥心理压力地将黑白颠倒了一下下,继续说:“孟主任,有一说一,咱们两厂合并其实是强强联合。你可能已经听说了,我们还接触过两家县属灯泡厂。不过,从工人的熟练度,以及产品质量上来看,我其实更倾向选择滨江灯泡厂。如果你们这边实在行不通,我才会考虑另外两家灯泡厂。”
这倒是她的心里话。
滨江灯泡厂是有十几年历史的老厂,而另两个厂都是最近五年内新办的。
时下的白炽灯属于消耗品,动不动就把钨丝烧断了,各家都要备上几个灯泡。
她让技术科做过几次实验,滨江灯泡厂的白炽灯在真空度和次品率上都要优于另外两厂。
能争取孟平,她还是想尽力争取的。
孟平神色稍霁,他对自家产品的质量也是比较有信心的,但他仍是不太想来曙光厂工作。
“叶主任,背靠大树好乘凉的道理我懂,工人们都想来曙光厂工作的心情我也能理解。但是,除了工人,灯泡厂还有很多干部编的同志,到时候让大家何去何从?” ↑返回顶部↑
不过,年前还有生产任务,最终只选了五人作为代表接受邀请。
孟平其实也接到了邀请,他本来不想去的,但又怕工人闹出其他幺蛾子,只好跟在后面,再次来到了曙光厂。
当天后勤和工会正在给职工发年货,所以一行人来到曙光厂时,厂区里正热闹,职工们提着鲤鱼和猪肉,喜气洋洋地谈笑着。
见状,灯泡厂的工人小声蛐蛐道:“他们厂怎么发这么多年货啊?”
“放在头几年不算多,但现在算是挺多了。”
这几年提倡过革命化春节,工作不能停,而且不准大吃大喝铺张浪费。
有的厂,比如灯泡厂,以此为借口,不给职工发年货。今年稍稍好了一点,给每人发了三斤冻梨。
本来大家都觉得孟平当上一把手以后,让工人的待遇有了些起色。
可是,望着人家曙光厂的大鱼大肉,再想想自家的三斤冻梨,几人心里又不是滋味了。
叶满枝这次亲自出面招待了大家,笑着说:“我们厂也要过革命化春节的,年三十那天要吃忆苦饭,但该给大家发的福利不能少,各家都有老人孩子,还需要补充营养呢。”
工人们频频点头,就是呀,革命归革命,但是大家忙碌了一年,该发的福利咋能不给呢?
他们要是也能来曙光厂上班就好了!
叶满枝请工会主席帮忙招待职工们,然后将孟平单独请进了办公室。
“孟主任,怎么样?我们曙光厂不错吧?来曙光厂工作,亏待不了大家!”
孟平苦笑,工人们当然是不会被亏待的,可他和另外三名副主任都是干部编,曙光厂哪有他们的位置?
“叶主任,你这是将了我的军啊,等大家从曙光厂回去以后,人心都涣散了。”
叶满枝亲手泡了杯茶给他,七分真三分假地说:“孟主任,不瞒你说,组建显像管车间是市里压下来的任务。你应该听说过滨江化工厂亏损的新闻吧?”
“听过一些。”
“化工厂被中央点名批评,令市领导很头疼。最近正在考虑让化工厂配合国家的电子工业建设,生产荧光粉。”叶满枝神情认真地说,“电视机的屏幕之所以被人称作荧光屏,就是因为显像管屏幕的内壁上要涂一层荧光粉。生产电视机显像管,需要使用大量的荧光粉,所以,市里对这个显像管车间的建设是相当重视的!”
事情的真相是,市领导以为曙光厂的显像管车间已经有眉目了,才需要化工厂生产荧光粉。
而到了叶满枝口中就变成了,化工厂想生产荧光粉,市里才会督促曙光厂组建显像管车间。
她没啥心理压力地将黑白颠倒了一下下,继续说:“孟主任,有一说一,咱们两厂合并其实是强强联合。你可能已经听说了,我们还接触过两家县属灯泡厂。不过,从工人的熟练度,以及产品质量上来看,我其实更倾向选择滨江灯泡厂。如果你们这边实在行不通,我才会考虑另外两家灯泡厂。”
这倒是她的心里话。
滨江灯泡厂是有十几年历史的老厂,而另两个厂都是最近五年内新办的。
时下的白炽灯属于消耗品,动不动就把钨丝烧断了,各家都要备上几个灯泡。
她让技术科做过几次实验,滨江灯泡厂的白炽灯在真空度和次品率上都要优于另外两厂。
能争取孟平,她还是想尽力争取的。
孟平神色稍霁,他对自家产品的质量也是比较有信心的,但他仍是不太想来曙光厂工作。
“叶主任,背靠大树好乘凉的道理我懂,工人们都想来曙光厂工作的心情我也能理解。但是,除了工人,灯泡厂还有很多干部编的同志,到时候让大家何去何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