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代军工大院 第361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有一台。”
  “其实电视机跟收音机的功能差不多,电视台与广播电台播放的节目也几乎是一样的,都是听新闻、听音乐、听样板戏。只不过,电视机是带影像的,咱们可以通过屏幕看到节目。这应该不算是享乐主义吧?”
  王造福反对道:“但是一台电视机的价格高达四五百元,能买四五台收音机了,除了资产阶级,谁会用这种东西听新闻?”
  田春山嘟囔:“我确实没见谁家里买了电视机,这种设备一般都是单位采购的。省革委会和市革委会里都有电视机。”
  如果电视机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那革委会的那些领导也别看了。
  王造福一噎,暂时没找出反驳的话来。
  黄河犹嫌不够似的说:“天津无线电厂生产的第一台电视机就献给了主席同志和中央,北京电视台的电视节目很丰富,主席同志也要看电视节目的。”
  “……”王造福坚持道,“那是十几年前的事了,反正对于增加电视机业务,我保留意见。”
  叶满枝严肃道:“参加彩电攻关大会战,是中央下达的任务,由省革委会负责具体实施,这是政治任务,也是经济任务,并不是哪个单位说不想参加就不参加的。王主任可以保留意见,但是为全国人民生产电视机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咱们曙光厂历来响应号召,迎难而上,这次的生产线还是要尽力争取的……”
  她唱了几句高调,便宣布散会了。
  跟王造福这种人商量不出什么有用的东西,与其跟他浪费时间,还不如与相关人员私下开小会交流。
  午饭时间,她和曙光厂的原班人马坐在了一张桌上,分析着拿到那条免费生产线的可能性。
  田春山放下筷子给她算了一笔账。
  “现在彩电的影子还没见到,甚至连彩电制式都没确定下来,一切从零开始。从研发到真正投产,顺利的话起码要两三年的时间。之后还要安装生产设备、调试设备、试生产,一套流程走下来,能在五年后将彩电量产就算快的了。”
  听了他的话,黄河一拍桌子说:“我就觉得好像哪里不对劲嘛,就是老田说的这样!省里相当于吊了一根胡萝卜在前面,让咱们这些企业去争抢。先出人出力,把彩电研究出来,至于研究出来以后,要把生产线交给哪家企业,那就不一定了!”
  四五年之后的事情,谁能说得准啊!
  即使领导肯给他们保证,他们也不敢信呀!
  “到时候七八家企业竞争这一条生产线,咱们在电讯业务上又与无线电厂有些差距,拿到生产线的概率非常小。”田春山冷静地说,“咱们还是别空等了,如果电视节目真的能恢复正常,就先搞一条黑白电视机的生产线,反正潘主任那边已经有了成果。”
  康健赞同道:“还是搞黑白电视机更快,这几年的出口产品赚了一些钱,不够的再跟其他单位借点,今年上马,兴许明年就能投产。”
  叶满枝食不知味地叹息一声:“就是不甘心啊!”
  放弃一条价值五百万的生产线,再花三百万自己采购另一条生产线。
  在她看来,这相当于里外里赔了八百万!
  曙光厂得卖多少汽枪和电风扇才能赚回这八百万啊!
  “咱们别轻易下决定,再想想!”
  叶厂长被这条免费的彩电生产线,闹得好几天都休息不好。
  如果没有这码事,她能心甘情愿掏出三百万搞设备。
  现在嘛,她就不太想花这份钱了。
  抓心挠肝了一段时间以后,她心里隐隐约约有个想法。
  去找潘主任私下交流了几次,她又独自琢磨了好几天。
  而后,选了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她跑去省革委会生产指挥部,找到了负责这次彩电攻关大会战的孙主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