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代军工大院 第354节(1 / 4)
第204章
去上海出差半个月, 吴峥嵘再回滨江时,带了一辆儿童自行车。
见到自行车的那一瞬间,土包子吴玉琢眼里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惊喜和兴奋。
围着自行车团团转了几圈后, 小吴同志选择忘却前尘过往,与她爸和好如初了。
她小时候有一辆很宝贝的小三轮, 只骑了两三年, 那座椅就塞不下她了。前几个月她把小车里里外外擦拭干净, 送给了五舅家的小妹妹。
没想到旧车刚送出去没多久, 她爸就买了一辆新车给她!
早知如此,她真该早点送呀!
新车的车身是绿色的, 有点像部队用车, 骑在大院里相当拉风。
吴玉琢的身高只有一米一四, 但她感觉自己骑着这辆豪车, 在小朋友眼中的形象特别高大。
有了自行车,她连电视机都不想看了, 珍惜地将自行车停在自己的房间里, 每晚临睡前都要看上一眼。
叶满枝去闺女房间参观了那辆新车, 其实在广交会的轻工业品展厅里, 也有这种儿童自行车。
但儿童车的产量少, 价格极高, 小小一辆车只比二八大杠便宜四十块, 她没舍得花那一百来块钱。
叶满枝盯着面前的自行车腹诽, 要说败家,还得是吴峥嵘啊。
吴博士平时没什么开销, 可是他们家的所有大件,都是这个败家爷们花钱买的!
她在闺女的小脸蛋上摸了摸说:“你想骑车就在大院里骑,干嘛非得去姥姥家显摆啊?”
家属院里这么多小朋友, 还不够你嘚瑟的!
吴玉琢瘫在床上告状:“爸爸不让我在大院里骑车!”
吴峥嵘不背这口锅,“我只是让你收敛一点,别带着猫狗鸡到处显摆!”
新车买回来的时候没有车铃和车筐,他亲自动手安好了车铃车筐以后,这小屁孩就想把梨花、葵花和大花放在车筐里,轮流带它们出去兜风。
吴峥嵘洞悉了她的打算,便及时出面干预了。
在大院里骑车,还可以说是锻炼身体,但是带着猫狗鸡就没什么必要了,而且太扎眼。
因为他给有言买了这辆自行车,导致隔壁周所家里的父女、父子关系岌岌可危。
周墨和周伊年纪小,发现小伙伴有了新车以后,也吵着想要自行车。
这几天在单位,周所对他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控诉他搅合得无数人家宅不宁。
“我爸爸不让我带着梨花在大院里兜风,”吴玉琢撸着梨花的毛毛说,“那我就带它去姥姥家,梨花也想姥姥了!哎,可惜姥姥家太远了,我还没骑到姥姥家呢,就被累死啦!”
闺女瘫在床上的样子委实可怜,叶满枝埋怨地看向吴峥嵘。
“路程那么远,你怎么不拦着她呀?把孩子累坏了怎么办?”
吴峥嵘瞟一眼瘫痪儿童,毫不心虚道:“不让她试试,她能一直惦记。”
他家这孩子,好奇心重,胆子大,记性也不错。
平时经常往返的几条路线,她都能记住。 ↑返回顶部↑
去上海出差半个月, 吴峥嵘再回滨江时,带了一辆儿童自行车。
见到自行车的那一瞬间,土包子吴玉琢眼里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惊喜和兴奋。
围着自行车团团转了几圈后, 小吴同志选择忘却前尘过往,与她爸和好如初了。
她小时候有一辆很宝贝的小三轮, 只骑了两三年, 那座椅就塞不下她了。前几个月她把小车里里外外擦拭干净, 送给了五舅家的小妹妹。
没想到旧车刚送出去没多久, 她爸就买了一辆新车给她!
早知如此,她真该早点送呀!
新车的车身是绿色的, 有点像部队用车, 骑在大院里相当拉风。
吴玉琢的身高只有一米一四, 但她感觉自己骑着这辆豪车, 在小朋友眼中的形象特别高大。
有了自行车,她连电视机都不想看了, 珍惜地将自行车停在自己的房间里, 每晚临睡前都要看上一眼。
叶满枝去闺女房间参观了那辆新车, 其实在广交会的轻工业品展厅里, 也有这种儿童自行车。
但儿童车的产量少, 价格极高, 小小一辆车只比二八大杠便宜四十块, 她没舍得花那一百来块钱。
叶满枝盯着面前的自行车腹诽, 要说败家,还得是吴峥嵘啊。
吴博士平时没什么开销, 可是他们家的所有大件,都是这个败家爷们花钱买的!
她在闺女的小脸蛋上摸了摸说:“你想骑车就在大院里骑,干嘛非得去姥姥家显摆啊?”
家属院里这么多小朋友, 还不够你嘚瑟的!
吴玉琢瘫在床上告状:“爸爸不让我在大院里骑车!”
吴峥嵘不背这口锅,“我只是让你收敛一点,别带着猫狗鸡到处显摆!”
新车买回来的时候没有车铃和车筐,他亲自动手安好了车铃车筐以后,这小屁孩就想把梨花、葵花和大花放在车筐里,轮流带它们出去兜风。
吴峥嵘洞悉了她的打算,便及时出面干预了。
在大院里骑车,还可以说是锻炼身体,但是带着猫狗鸡就没什么必要了,而且太扎眼。
因为他给有言买了这辆自行车,导致隔壁周所家里的父女、父子关系岌岌可危。
周墨和周伊年纪小,发现小伙伴有了新车以后,也吵着想要自行车。
这几天在单位,周所对他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控诉他搅合得无数人家宅不宁。
“我爸爸不让我带着梨花在大院里兜风,”吴玉琢撸着梨花的毛毛说,“那我就带它去姥姥家,梨花也想姥姥了!哎,可惜姥姥家太远了,我还没骑到姥姥家呢,就被累死啦!”
闺女瘫在床上的样子委实可怜,叶满枝埋怨地看向吴峥嵘。
“路程那么远,你怎么不拦着她呀?把孩子累坏了怎么办?”
吴峥嵘瞟一眼瘫痪儿童,毫不心虚道:“不让她试试,她能一直惦记。”
他家这孩子,好奇心重,胆子大,记性也不错。
平时经常往返的几条路线,她都能记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