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代军工大院 第342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孙局长没说行也没说不行,模棱两可道:“这个提议挺好,我记下了。”
  只说记下了,没说能办,那八成就是不好办了。
  叶满枝并没坐下,转而问:“孙局长,成立综合性供应站可能需要一些时间磨合,没有也不要紧。不过,既然服务队能够提供上门送单和上门结算的服务,那能不能再给我们提供一个上门送货的服务啊?”
  孙局长:“……”
  你想的咋那么美呢?
  货送到供应站还不够,非得给你送到家门口?
  叶满枝说:“我们厂的钢材需求量很大,有的时候从钢厂运往供应站的一整车钢材,都是供给我们厂的。但是钢厂将物资运往供应站,由供应站接手以后,再通知我们去取货,无端就增加了一次装货卸货的工作量,也增加了运输成本。要是能从钢厂直接运来我们厂里,再来一位服务队的同志负责送单、跟单,那咱们供需双方不是都方便嘛!”
  她这个提议得到了更多人的附和。
  “对,这个提议挺好的,如果整车物资都是一个单位的,那完全没有必要送去供应站,直接让供需双方见面就行了嘛!”
  上一个提议没答应,要是这个也被否了,未免显得这个刚成立的“服务队”没什么诚意。
  连这点事都不能办,那服务队还能办什么啊?
  孙局长也清楚这一点,所以他这次没拒绝,颔首说:“如果供需双方在同一个地区,且运送的物资只供给一个单位,那可以考虑在服务队员的牵线下,让双方完成交易。具体细节咱们会后再讨论一下。”
  闻言,叶满枝带头鼓掌,心满意足地坐下了。
  雷万元一边拍手,一边低声称赞:“这个办法好,钢材和生铁最难运输,又重又远。咱现在没有车队,要是能让钢厂将物资送到咱家门口,那真能节省不少租车的费用!”
  *
  会议为期三天,明天才是正经的订货会。
  因着有不少企业领导都是从外地来滨江出差的,所以主办方在友谊宫给大家开了客房。
  每家企业有一个房间。
  曙光厂地处远郊,也跟外地企业同等待遇,得到了一间房。
  雷万元把钥匙给了叶满枝,让唯一的女同志留在这里休息。
  另外四个男的都住曙光厂家属院,明早可以搭乘厂里的卡车过来。
  叶满枝没推却,她还挺想在外事宾馆里住一晚的,何况这房间里真的挤不下四个男的。
  会议结束的时候,才下午三点。
  叶满枝回客房参观了一圈,人家不愧是严格按照苏联标准修建的外事宾馆。
  室内有厕所和淋浴,还有电话机和收音机。
  她拿起听筒拨给吴峥嵘,第一通电话没人接,第二通是他的通信员接的。
  叶满枝压抑着激动心情,留言让吴所给她回个电话。
  一刻钟后接到吴峥嵘电话的时候,她兴奋地说:“吴峥嵘,我住进友谊宫啦!你一会儿接有言放学,赶紧一起过来,咱今晚在这里洗澡!”
  吴峥嵘好笑道:“都住进友谊宫了,你怎么只惦记洗澡?”
  “哎呀,人家这淋浴蓬头哗哗的,比咱家那个大多啦!我感觉应该特别好用!”叶满枝催促道,“你快带有言一起过来,机会难得,让孩子见见世面!”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