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小面馆 第108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们几个也忙呢。
  陈汌是去邓讼师那儿学律法去了。湘姐儿上午绑沙袋站桩,完成练武功课,便带有余、狗儿、刘豆花去古大郎家玩。听说古大郎给阿宝阿弟也捉了狗崽子来养,是黑白花的,刚断奶,连牙都没长,生得毛乎乎圆滚滚,走两步自己左脚绊右脚很快便滚作一团。
  自己家里臭狗已经不可爱了,三人可稀罕人家的小狗,都去看了半天也不回来,连午食都是留在古大郎家吃的。沈渺在巷子里伸着头怎么喊都喊不回来,最后古大郎从自家门口探出脑袋来,端着个大碗:“大姐儿别唤了,孩子们在我家吃了。”
  得,沈渺摇摇头,便放任不管了。
  这会子,她开始切笋丁。如今街上已经有人卖刚刚冒出泥的春笋了,这时候的笋是最嫩最香的。虽然有些贵,但沈渺还是便忍不住买了几颗。
  中途来了几个客人点了汤饼吃,她又放下手里的活先给他们下面,端出去时,还有个脸熟的食客留意到她换了碗筷,夸道:“沈娘子,你换的新碗是陈州陶吧?我一瞧便知晓,这么好的釉,在汴京可不多见。”
  沈渺笑道:“您是讲究人。”
  “不讲究,只是我家隔壁就有个瓷器铺,这样的黑陶我见过,可不便宜呢。”
  沈渺没多说,笑着拱手:“您慢用啊。”
  之后又来客了,一波接一波,沈渺一连做了十多碗面,连带着铺子里的卤肉也卖光了。街上突然有不少人往御街的方向跑了,之后便传来了好些敲锣打鼓的热闹声,看来是放榜了。
  再过一会儿,唐二驮着手舞足蹈的砚书,和福兴一块儿跑得呼哧呼哧直喘气,他们三个几乎是跟敲锣的报喜人同时回来的。
  那会儿沈渺还在灶房里包纸皮烧麦呢。
  今晚上的主食就是纸皮烧麦了,顺手再炒两个菜,晚上就先这样简单地吃一顿。昨日沈渺已征求了全家老小的意见,晚上弄一顿烧烤来当夜宵吃,哪怕九哥儿没考上,但只要考了便开始庆祝也是沈家的传统了。
  怎么会突然想吃烧麦呢,其实也是因为前几日做了回荷叶糯米鸡,吃着吃着便又让她想起烧麦来了,馋意顿生。
  今日买齐了食材,立刻便动手做起来。
  沈渺也不管这东西是不是当早点比较多,想吃的时候立马就想吃上,并不管晚点早点。
  反正烧麦就是主食包主食,作为某一餐的主食来吃岂不是正合了它的调性?
  她刚刚已经用精筛过的洗面粉来揉过面团,正盖着湿布在旁饧面。其实纸皮烧麦的皮就是擀得很薄很薄的饺子皮,做法是一样的。
  沈渺很熟练地做好了。
  至于做烧麦的馅料,沈渺比较喜欢吃丰富的那种,后世烧麦做法多样,有一些烧麦里面可能只用糯米,但沈渺会加猪肉、鲜笋、香菇丁、咸蛋黄,有时还会放梅干菜。
  先把五花肉切丁用热油锅煎肉丁到出油,然后就能放胡箩卜丁、笋丁、泡开切碎的香菇丁等调料进去翻炒,炒出香味冒热气,就开始加调料:酱油、五香粉、半勺白糖、一点自制的豆酱——这是用来代替此时还没有的蚝油。
  之后把提前上锅蒸好的糯米倒进这堆馅料里搅拌均匀,用洗干净的手团成球形,放进擀得跟纸片一样薄、半透明的饺子皮里,用捏包子的手法去捏出褶子就行了。
  包好直接上锅蒸。
  蒸的时候就特别香了,很快整个灶房里都是纸皮烧麦的香味。
  沈渺继续包下一笼,忽闻铺外吹吹打打。
  砚书也冲进来了,兴奋地嚷道:“咦?好香好香……不是,沈娘子,九哥儿考中了!九哥儿考了头名呢!九哥儿是头名!”
  “头名啊!”沈渺惊喜不已,当即便把手里的糯米团子和饺子皮放下了,擦擦手走出来,济哥儿和谢祁也听见动静出来了。
  不,是整条巷子的人都出来了。
  “秀才公,我们杨柳巷也出了个秀才公了!”
  砚书招待报喜的人,比沈渺的速度还快些。沈渺走出来时,他已熟练地给报喜人倒茶、取赏银了,喜得两眼弯弯:“多谢多谢!您坐着歇歇喝茶——”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