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小面馆 第72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沈渺对她刮目相看,深深检讨当初那个有些怀疑谢家大娘子眼光的自己。
  送走郑内知,九哥儿和济哥儿还在外绕着城墙跑,还没回来呢,趁着天早客少,沈渺便重新坐到柜台后面拨算盘盘账。算珠碰撞,脆响连声,她听着这声音舒心得很,只觉着随着算盘响,她眼前在下一场铜钱雨,只要想到幽州卖出去每一块汤饼都有她的份,她便忍不住偷着乐。
  这算账都算得都快笑出声来了。
  等她盘完昨日的进项,铺子里忽而进来两个熟悉的身影,沈渺抬眼望去,忙将账簿收回抽屉里,笑着从柜台后迎出来:“王郎君、梁老丈好,可还是老样子?三只烤鸭片好带走吗?”
  “是,劳娘子挑肉嫩的。”
  “都嫩得很,您放一万个心好了。”
  这位王郎君三十几岁的模样,有一把养得乌黑油亮的长胡子,他每回过来都穿得无纹无饰的素色长衫,但出手却不小气,前几次他都是与他娘子来铺子里吃烤鸭,吃完了再打包几只带走;后来便是他时常过来买,却不再铺子里吃了;再后来,他时常与这位梁老丈一起来买。
  这梁老丈很老了,头发稀疏花白,好似因秃头秃得连脸上胡子都没了,背微微佝偻着,但他身家应当很富裕,虽穿得与王郎君一般不起眼的细布素衣,但却胖胖的,肤色也很白,一点儿也不像普通人家。
  尤其他有一口齐整好牙,这太难得了。沈渺心想,此时平民百姓的牙到了梁老丈这个岁数,几乎都已掉光了,像他一般还能保有一口好牙的,就沈渺所打交道的人家来看,无一例外皆是富裕人家。
  他似乎天生就是个笑脸儿,不管说不说话都是笑眯眯的,令人观之可亲,但沈渺总觉得他身上的气质怪怪的。单看他这个人,觉着好似享受了半辈子荣华富贵,气度高华,但他与王郎君说起话来,却又觉着他有些低人一等。
  可那王郎君十分敬重他,又事事以他为准。
  矛盾得很。
  但这是人家客人的家事,沈渺从不多嘴多问食客的事儿,她只管卖鸭子。
  唐二片好鸭子,小心地装进了梁老丈带来的螺钿嵌杂宝的三层食盒里,那剩下的鸭架子也给他包好了,这位梁老丈每回都是不要炸,要带回家里去煲汤的。
  单看这食盒,沈渺就知道他们一定不是普通人了,不是谢家那样的豪富,便是冯家那样的豪富。
  但是这汴京城里好像没有姓梁的大族?
  沈渺心里奇怪,却没有表露出来,笑意盈盈地将装好的食盒奉上给梁老丈,往常这时他给了钱便走了,但这次接过去后却没有离开,而是问道:“听闻沈娘子每月皆有两日是受托上门操持宴席的?”
  “是,一月只有两回,毕竟自家铺子也要操持。”沈渺笑道,“一般相熟的食客会提前与奴家约定时间。但是这个月的日子已订出去了。”
  自打先前被冯家请过一次后,这几个月,沈渺隔三差五总有上门挣外快的时候。前阵子中秋、重阳,请她上门操持家宴的人家都快打破头了,尤其冯家,几乎月月都有宴会,几乎月月都请她,彻底用金子砸开了她的心房。
  “那沈娘子下月初八的日子,可有空档?”
  “有,下月只定了一家。”沈渺想了想,下月初她是去白老三在陈留镇白家村里做流水席呢!白老三的哥哥,也就是白老二家的大闺女那天出门子嫁人。
  白老三请她去,只做一道大菜——烤全羊。虽然白老三给的报酬不如冯家丰厚,只有几贯钱,但沈渺还是一口答应了。毕竟她来汴京摆摊头一日,白老三便光顾了她的生意,之后她开了铺子、扩了店,他依旧常来常往。
  沈渺其实也想借此机会带济哥儿和湘姐儿到汴京城外走走看看,权当秋游了。
  “那便与沈娘子订好了十一月初八。这是定银。”梁老丈从怀里掏出个小银饼来。
  沈渺接过来,沉甸甸的,起码有五两重!她立刻笑得更真诚灿烂了些:“多谢梁老丈信得过奴家,敢问老丈家宅何处?奴家也好知晓要几时上门、乘什么车。”
  梁老丈笑道:“不远,就在御街上,回头我派车来接娘子。”
  那敢情好,还省了长车的钱呢!沈渺又笑着谢了一回,那王郎君与梁老丈略一点头致意便登车走了。
  沈渺殷勤地送到门口,那瞧着很不起眼的青蓬马车,果然是往御街去的。
  能住在御街上的人家,怪不得呢,好阔绰!
  沈渺爱怜地摸了摸那银饼,转过身东看西看,见大伙儿都在忙没人注意,她忙溜进地窖里藏钱。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