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恶女,只想造反 第123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我还听说衙门都被砸了,当官的都被杀了呢。”
  “闵州连连生乱,当地人只怕都死得差不多了,咱们通州人若过去分田地,不是发死人财吗?”
  这话惹得众人哄笑。
  “这年头,管他什么财,若能分得百亩田地,那也是白捡的便宜啊。”
  “你当便宜这么好捡?那边秩序混乱,若是运气倒霉的,只怕一过去就丢了小命,这边苦是苦了些,好歹能得安稳。”
  “不是说朝廷已经派兵去平乱了吗,听说是惠州那边派的兵。”
  “朝廷的兵管屁用,之前不是平过乱,结果如何,还不是又来了,一茬比一茬厉害,我等屁民哪受得住这般冲击?”
  人们意见不一,一些人觉得可以去发死人财,一些人则看热闹,怕丢了性命。
  在陈皎等人返回闵州的途中,通州的告示陆续张贴到郡县,甚至是乡里。
  有些日子过得艰难,实在没得办法的百姓动了心思,心想只要落户到闵州就能拿田地,委实是白捡的便宜。
  这不,一家佃农想摆脱入不敷出的日子,寻求闵州的出路,但需要极大的勇气去冒这场险,因为不仅要离乡背井,还得预防路途中出意外。
  在他们犹豫不决时,隔壁同是佃农的两口子表示待秋收后,就打算卖粮前往闵州搏一搏前程。
  刘家娘子姜氏瞻前顾后道:“我就是怕,听说闵州到处都是死人。”
  周氏说道:“这年头哪里没有死人呢?”又道,“就是因为人死得太多,田地没有人耕种,这才把咱们通州人放些过去,若不然哪里捡得到这种便宜?”
  “王娘子话糙理不糙。”
  “嗐,我们两口子商量好了,等秋收上了粮税,就把户头下了,拿到闵州去碰碰运气,万一运气好捡到了便宜,以后卖了地也是一笔不小的钱银,总比继续耗在这里强。”
  周氏两口子是商议好的,他们年轻些,胆子也要大点,反正眼下脚上也没鞋穿,万一过去能讨到一双鞋,冒次风险也是值得。
  不少人抱着这种心理,开始筹谋秋收后去往闵州。一来上交粮税后下户更容易,二来可以卖粮筹备路费。
  最先有动静的是临近九岗郡的百姓,一些避难的闵州人听说分田地一事,纷纷回去了。还有一些通州百姓也想去讨便宜,因着不限户籍,少许贱籍贫民也寻到了出路。
  整理户籍重新分配田地是一项非常繁杂的任务,衙门里的众人忙得像陀螺似的,将废墟重新复原。
  陈皎带来的人全部都散落到九岗郡各地把这片满目疮痍的废墟修复。
  现在用人紧缺,人们临时搭建草台班子,像有些衙门压根就没有县令,他们抓会识字断文的读书人来帮衬,甚至连十一岁小子都不放过,简直丧心病狂。
  那齐宜冲躲过了义军抢掠,却没躲过这群草台班子。方孝宣简直是个大聪明,差人探听周边谁会识字写文的,十一岁的齐宜冲被捉来衙门帮忙记录户籍档案。
  齐宜冲:“……”
  他觉得这个世道有点魔幻。
  方孝宣受陈皎洗礼,也学到了厚颜无耻的真传,对齐宜冲进行洗脑,说什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又说他是闵州人,现在当该担当起读书人应有的责任云云。
  齐宜冲无比诚恳道:“方主记,我如今还未成年,恐难……”
  一沓厚厚的蓝底账册丢到了他手里,他彻底闭了嘴。
  有一些县里的情况则要好许多,至少还有书吏在,他们只需要执行命令就可以了。
  同时郡里也张贴了告示,当地人如果没有田地的,只需要到里正或衙门那里登记,查明实情便可分得田地,人均四十亩起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