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鱼被迫考科举 第55节(2 / 4)
北戎来势汹汹,宋允知没多久便发现了,只因他们两国使臣被引入席间时,对面那群人一直恶狠狠地盯着他们。
好歹是人家都寿宴,哪怕燕国大汗还未至,北戎人也不该放肆成这样?不给主人家面子,又何必来赴宴呢?
宋允知有些生气,礼尚往来地瞪了回去,干嘛,还想打架不成?
好巧不巧,北戎二王子正好对上宋允知这不屈不挠的目光。
呵,有意思。
宋允知吓了一跳,却没移开眼神,只是瞟了一眼二王子。
这人怎么生得一副标准的反派模样?他就差没将“坏人”二字刻在脸上了。宋允知看着新奇,即便是宋允知讨厌的唐郢跟冯尚书之流,外表看着也是很有迷惑性的,不阴人的时候也是一派君子之相。不似这位北戎二王子,从长相到气质到穿衣打扮,不论哪一样都透露出不好惹的气息。
反派无疑了,就是不知道他今儿是要找谁的茬。宋允知小声跟前面的三皇子道:“对面可能是冲着你来的。”
三皇子哆嗦地放下酒盏,谁?谁要冲着他来?
不料二王子微微一笑,操这一口流利的中原官话道:“素闻夏国神童之名,今日有幸见到,不知可否请教两句?”
第69章 风头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
幸好不是问他,他可没有什么急智。
三皇子庆幸过后,伸头告诉宋允知:“又是冲你来的。”
宋允知不快地撇了撇嘴,觉得自己又受了无妄之灾。多半是他坐得离三皇子还有先生太近了,才被这个反派二王子给惦记上。
他丝毫意识不到自己有多招恨,也不觉得自己今儿穿红着绿有什么招眼,反正他最无辜了。
宋允知放眼看去,先生略有担忧,其他人却都对他很是自信,等着他惊艳众人,唯独黄、邹二人隐隐期待,暗戳戳地瞥了他好几眼。宋允知知道,这俩人应该不是期待自己舌战群儒,而是期待别人能够将他打趴。
本来觉得无所谓的宋允知生生被激出了点胜负欲,他可不想让俩讨厌鬼看好戏。
他飞快问了三皇子一句:“若他挑刺,我该如何回?”
这里做主的是他先生,但是地位最高,代表皇家的却是三皇子,有些事还得三皇子首肯才行。
三皇子都快急死了,催促道:“你便宜行事即可。”
这就是让宋允知随意发挥了,北戎学子在国子监胡闹,他们也就忍了,但是如今是国与国之间的交涉,夏国无论如何也不能被北戎压了威势。否则失了面子不提,还会让他们在与燕国的合作中显得被动。
宋允知泰然起身,朝对方拱了拱手:“不知殿下有何指教?”
殿中所有人都看向他一处,先前不说话的燕国大臣也起了精神。
来了,总算能验一验神童真假了!
“本殿随先生学习中原文化多年,对你们史学典章也有所涉猎,只是史书看多了,心中颇有不忿。汉人向来贵中华、贱夷狄。曾有‘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之说,又有犁庭扫穴之典故,历朝历代都将蛮夷视为仇敌,恨不得灭其国、亡其族,不知如今夏国百姓是否也一样,瞧不上你们口中所谓的‘蛮夷’之国?”
二王子存着试探的心思,说话也就没有遮遮掩掩。但是他这话说得太过敏感,不仅北戎人听着不高兴,就连燕国人心里也是怪怪的。
谁不知道夷狄是蔑称?谁又愿意承认自己是夷狄?
连夏国使臣都变了脸色,他们来燕国是为了谋合作的,这北戎二王子一来便砸场子,什么意思?
陈素甚至打算起身替弟子回话,但却被陈铎给按住了。
有些话,还是让允哥儿说比较好,毕竟他们不能说的话,孩子说出来却无伤大雅。 ↑返回顶部↑
好歹是人家都寿宴,哪怕燕国大汗还未至,北戎人也不该放肆成这样?不给主人家面子,又何必来赴宴呢?
宋允知有些生气,礼尚往来地瞪了回去,干嘛,还想打架不成?
好巧不巧,北戎二王子正好对上宋允知这不屈不挠的目光。
呵,有意思。
宋允知吓了一跳,却没移开眼神,只是瞟了一眼二王子。
这人怎么生得一副标准的反派模样?他就差没将“坏人”二字刻在脸上了。宋允知看着新奇,即便是宋允知讨厌的唐郢跟冯尚书之流,外表看着也是很有迷惑性的,不阴人的时候也是一派君子之相。不似这位北戎二王子,从长相到气质到穿衣打扮,不论哪一样都透露出不好惹的气息。
反派无疑了,就是不知道他今儿是要找谁的茬。宋允知小声跟前面的三皇子道:“对面可能是冲着你来的。”
三皇子哆嗦地放下酒盏,谁?谁要冲着他来?
不料二王子微微一笑,操这一口流利的中原官话道:“素闻夏国神童之名,今日有幸见到,不知可否请教两句?”
第69章 风头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
幸好不是问他,他可没有什么急智。
三皇子庆幸过后,伸头告诉宋允知:“又是冲你来的。”
宋允知不快地撇了撇嘴,觉得自己又受了无妄之灾。多半是他坐得离三皇子还有先生太近了,才被这个反派二王子给惦记上。
他丝毫意识不到自己有多招恨,也不觉得自己今儿穿红着绿有什么招眼,反正他最无辜了。
宋允知放眼看去,先生略有担忧,其他人却都对他很是自信,等着他惊艳众人,唯独黄、邹二人隐隐期待,暗戳戳地瞥了他好几眼。宋允知知道,这俩人应该不是期待自己舌战群儒,而是期待别人能够将他打趴。
本来觉得无所谓的宋允知生生被激出了点胜负欲,他可不想让俩讨厌鬼看好戏。
他飞快问了三皇子一句:“若他挑刺,我该如何回?”
这里做主的是他先生,但是地位最高,代表皇家的却是三皇子,有些事还得三皇子首肯才行。
三皇子都快急死了,催促道:“你便宜行事即可。”
这就是让宋允知随意发挥了,北戎学子在国子监胡闹,他们也就忍了,但是如今是国与国之间的交涉,夏国无论如何也不能被北戎压了威势。否则失了面子不提,还会让他们在与燕国的合作中显得被动。
宋允知泰然起身,朝对方拱了拱手:“不知殿下有何指教?”
殿中所有人都看向他一处,先前不说话的燕国大臣也起了精神。
来了,总算能验一验神童真假了!
“本殿随先生学习中原文化多年,对你们史学典章也有所涉猎,只是史书看多了,心中颇有不忿。汉人向来贵中华、贱夷狄。曾有‘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之说,又有犁庭扫穴之典故,历朝历代都将蛮夷视为仇敌,恨不得灭其国、亡其族,不知如今夏国百姓是否也一样,瞧不上你们口中所谓的‘蛮夷’之国?”
二王子存着试探的心思,说话也就没有遮遮掩掩。但是他这话说得太过敏感,不仅北戎人听着不高兴,就连燕国人心里也是怪怪的。
谁不知道夷狄是蔑称?谁又愿意承认自己是夷狄?
连夏国使臣都变了脸色,他们来燕国是为了谋合作的,这北戎二王子一来便砸场子,什么意思?
陈素甚至打算起身替弟子回话,但却被陈铎给按住了。
有些话,还是让允哥儿说比较好,毕竟他们不能说的话,孩子说出来却无伤大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