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彼时众人忙得晕头转向,小吏正想把无关紧要之人请出去,怎知他脱口而出道,“我知道连环·杀·童案的内情。”
  鹤辞将他请入内间,奉以热茶,这才问起他的身份。
  “小人陆昆明,堂兄正是已故太常寺卿陆垚。”
  陆昆明谈起这桩案件,他家是经营着好几间酒阁,正是这些达官贵人消遣的去处,“我曾偷听到李宰相与令狐尉交谈,李宰相说圣人的心思不定,近来偏宠宁妃,宁家父子官升三级,宁家又是他的死对头,蓦然与他平起平坐,他不甘心,也有了危机感。”
  令狐尉跟他说了个偏方。
  偏方便是以童男血炼成丹药,只要坚持服用便能青春永驻,恩宠不断。
  李宰相起初不信,可后来还是被说动了,他让令狐尉帮他搞来丹药,事成之后以必有重赏。
  令狐尉脑子活络,只推说风险太大,不敢做。
  最后他们商议的结果便是李宰相亲自给他写了一张陈条,他收了陈条,这才答应了下来。
  “令狐尉定是把这张陈条藏在了哪,只要找到陈条,便可揪出幕后之人。”陆昆明越说越有些激动,眼眶也湿润起来。
  “堂兄虽与高尚书交好,可他绝对没有叛逆之心,他是被冤枉的……”
  鹤辞脑里静静盘算了良久,这才宽慰他,“若真如此,我自会还陆卿清白,你先回去吧。”
  令狐尉死得猝不及防,此案仍是一团乱麻。
  其中一点,便是他身世问题。
  从现有的资料看,他是陶坞人,父母早亡,亲戚疏离,所以早早便入了观。
  观是正经观,人却非正经人,出师之后,他游历了许多地方,也结交了许多权贵,最后才兜兜转转来到建京,成了李照广的结拜兄弟。
  在盘点他的人际关系时,又陷入了疑云,他结交的人太多了,不仅权贵,也有不少白丁,无疑给大家添了不少的工作量。
  直到蒋令光盯着眼前的人物关系图,突然冒出了一句话,“李照广好像也是陶坞人吧?”
  众人怔了片刻,另一个大理丞说,“没错,他是陶坞人,李贵妃入选后,他也任了京官,便携全家在京定居了下来。”
  所以,他与令狐尉认识的时间,可能比大家想得还要早。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