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可太后今天提了这件事情,又说让她来为他阿爹阿娘讨个清白。
  或许,冥冥之中,她阿爹阿娘在保佑她……
  六娘走在宫中,心中沉沉地想着这些事情。也并没有注意到, 孟简之仍行在她的身后。
  待她回头,忽然发现他就行在不远处, 她愣了一下。
  自她不去学府,便没有怎么见过他, 每次见到他, 亦是匆匆路过。
  他似乎不像前些时候那般强求她了, 她亦松了口气。
  六娘停下步子,向孟简之见了个礼,“孟大人有什么事吗?”
  他贪恋似的望着她,良久才开口,说, “太后既然开口,若是有什么郡主想知的,可以来亲军都尉府,亲军都尉府的大门随时向郡主打开。”
  她顿了一下,向他轻轻点头,便也没再说什么,转身进了宫中。
  石榴红的裙摆在他眼中漾出一抹似明似灭的红霞,便消失不见。
  六娘和芷兰回到长信宫中。
  芷兰说,“孟大人知道芷兰将这些卷宗拿走了吗?”
  六娘滞了一下,她也不知道他知不知,她手抚着这些卷宗,摇摇头说,“知不知道如今也不重要了,芷兰你莫要担心,也许一切终究要有个分明了。”
  夜色已深,她手中抚着那卷宗,心口在狂跳,她将油灯聚过来,看着上面已经有些不清晰的字迹,
  (时过境迁,由霍风于肖臣毅逝世后依犯人口供,批加整理。
  武德元年,武德帝和肖臣毅平四海定国号周,百姓呼万岁,肖臣毅作为大将军甚得百姓爱戴 。
  武德二年初,肖臣毅上疏,写《大周律》,主张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王族亲贵犯法,与庶民同罪。
  其年,武德帝准大周律在京都施行,有献王之长子,公子睦,于市井之上,遇民众挡路,便使手下亲兵将民众母子及围观者数人打死,依大周律着大理寺审判,于当年七月在东华门外斩首。
  又次年,有皇后表兄,郡王薛平之子,薛枕,因强霸民女,依大周律被着刺配之行,流放边都,路途中因饥餐渴饮,难以承受,患病而亡。(薛洺之父)
  次年,福王献王,联合朝中数人,弹劾肖臣毅重权在握,肆意而行,法度严苛,不体民情,肖臣毅与献王数年的嫌隙爆发。
  武德帝贬斥献王,镇压弹劾和朝中不满之声,依旧在京都推行大周律。
  三年内,京都吏治清平,百姓安居,拥护朝廷,大周建立初期前朝余孽的反抗几乎消无声息。
  武德四年,武德帝计划泰山封禅,命肖臣毅在泰山设封禅祭祀坛与庙宇。
  肖臣毅领命,武德五年,封禅台立成,武德帝领太子大臣在泰山封禅,当夜宿于祭祀庙宇,庙宇梁柱忽而倒塌,因众人正在熟睡,数多大臣丧命重梁之下。
  武德帝在校曹霍风的救助下,逃离祀坛,大难不死,天命所归。
  当年,武德帝下令彻查祭坛案,因奈何不住众皇亲威胁,暂解除肖臣毅大将军职务,停止施行大周律,将肖臣毅压于诏狱中,由大理寺审核此案。
  大理寺结案说,肖臣毅以次充好,偷梁换柱,有意使梁柱坍塌,祸乱朝纲,鼓动百姓,应判肖臣毅大逆不道叛国之罪。
  肖臣毅并不肯认,申请三司会审,武德帝允准由三司会审。
  当年初秋,亲军都尉府提审肖臣毅,在押解肖臣毅去亲军都尉府待审的途中,正经过东华门。
  献王福王,在东华门外,率王府亲兵围困肖臣毅。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