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穿越指南 第1097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那么大一坨狗头金,不可能按正常金价交易。即便是宝泉局,都溢价8%来收购——心够黑的。
  随着大量海外银铜流入,又拿下云南的铜矿,如今的大明银铜多、黄金少,金银比价已经涨到了1:9。
  张贯的那块狗头金,在宝泉局卖出3600贯高价!
  李彬说道:“捐给学校,只是第一步。我从中牵线,让学校教授带你去见县令,你再给县衙捐两百贯钱。私底下,再掏点钱送给吏员们喝茶。由县令派遣吏员护送你回家,给你发一块‘助学义民’的牌子。”
  张贯疑惑道:“县令会给牌子吗?”
  李彬说道:“我来帮你牵线。陛下鼓励海外开拓,你是开拓模范啊,又捐钱给官府和学校,县令怎么可能不给你发义民牌子?他不但给你发牌子,还会打招呼帮你买田产。你回乡之后,再拿点钱出来给保甲长,请同村的吃一顿饭,再出钱修一个小桥,或者是铺一段路。对了,还要捐钱给村学,一定要跟村里的教书先生搞好关系。”
  “那得花多少钱啊!”张贯心里在滴血。
  李彬说道:“你那3600多贯,至少要掏800贯出去。”
  张贯苦着脸:“太多了。”
  “没办法啊,这么多钱,你不可能藏着不露财,”李彬说道,“既然已经露财了,索性搞出大阵仗。你今后逢人便说,自己跟县令、主簿、教授、押司、保甲长都有交情,时不时的给村塾先生送点礼。再加上修桥铺路,谁打你主意的时候不掂量着点?”
  张贯嘀咕道:“歹人可不管这些。”
  李彬说道:“还有我们呢?我带人去你村里,朝天放几铳,就说你是我们的人,我们又是陛下的人。谁敢抢你的钱,就是不给陛下面子!对了,你有没有儿子?”
  “有三个。”张贯回答。
  “读过书没?”李彬问道。
  张贯摇头:“没读过书。”
  李彬说道:“选一个最聪明的,送去县小学读外舍(自费官学生)。有县令和教授出面,你再给县小学捐一笔,他们肯定收你的儿子。剩下的去读村学,多给村塾先生束脩。”
  “这样就行?”张贯还是担心。
  李彬无奈道:“你要是害怕,索性把全家都接去澳州,在那里自然没人敢动你。”
  张贯左思右想,突然咬牙说:“我把家人接去澳州!”
  李彬一怔,随即哈哈大笑。
  李彬拍拍张贯的肩膀:“那就更不必遮掩,你带着大红花,我护着你在县城和四里八乡都逛一圈。到了澳州,再卖地皮和店铺给你,有什么困难随时来找我!”
  张贯居然有些开窍,咬牙摸出一张百贯大钞说:“以后还请李舶主多多照应。”
  李彬爽快的收起钞票:“这一百贯,我不是自己拿,还要请手下弟兄吃酒。停船之后,我介绍那些弟兄,都跟你认识认识。今后遇到麻烦,随便找哪个都可以。”
  见李彬收钱给出承诺,张贯瞬间浑身轻松。
  回乡定居的情况太复杂了,他根本就玩不转。而且不止怕歹人抢劫、官吏压榨,更怕村邻或亲戚来借钱,借了一次就有二次,哪次不借肯定撒泼打滚,根本不可能有安宁的日子。
  还是搬去澳州好啊。
  甚至可以忽悠一些同乡过去,那些同乡到了澳州,肯定要找他帮忙,到时候也能互相照应着。
  第1112章 伪钞引起的灭国战
  李祖洽这次也回来了,在广州换乘商船直奔上海。
  北宋时期,那里只是上海市舶务。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