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穿越指南 第1094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说是土邦王公,其实就一两个县的地盘。
  就连朱康的直辖领,也仅仅只有三四个县那么大,靠着海贸收入和土邦贡金,才勉勉强强维持军队开销。
  不过朱康的存货还不少,他征战真纳的时候,不但抢到许多财货,而且还获得了真纳的战争赔款。另外,他从交趾出兵南下的时候,也是带了大量钱粮离开的。
  等到直辖领的汉人越来越多,土地快要不够分的时候,朱康就会再度出兵。
  第一个要打的,便是宾童龙国王(土邦王公),因为宾童龙是非常繁荣的贸易港口。
  还不能瞎鸡儿乱打,否则那些土邦王公必然抱团。
  可以先提高宾童龙国王的贡金,再以不遵王命为理由去征讨。其他王公本来就对那港口眼红,指不定还会幸灾乐祸。
  又或者挑拨宾童龙国王和王子的关系,让他们父子、兄弟内斗,打得一团糟了朱康再出手。
  把宾童龙变成直辖领,霸占那里的港口利润,把土地分给汉人移民,朱康在南豫国的实力就能翻倍。
  “升帆!”
  南下澳洲的船队,在宾童龙补给了淡水,张满风帆渐行渐远。
  这里虽然在土邦王公的统治之下,港口却已有了一些中式建筑,都是闽粤两省海商过来开设的店铺。
  港口和码头就更不得了。
  停靠在港内的商船,十艘里面有八艘,都是汉人商贾的船只。码头上来来往往,也能看到许多汉人商贾和船员。
  自从三佛齐灭国之后,汉人海商迅速侵占市场份额。
  他们的商战手段简单粗暴,各大海商、陆商联手压价,逼得外国来华船只贱卖商品。
  几年下来,外国来华商船越来越少。
  阿拉伯、塞尔柱海商,往往在印度和锡兰就把货卖出,顶多也就把船开到马六甲海峡。而南洋海商,也大多被逼得跑印度航线。
  从广州到南洋的商路,已经被汉人海商给霸占了!
  现在的情况又有些变化。
  把外国海商逼走之后,大明海商开始激烈内卷。而且出海跑船的越来越多,大海商们想要垄断已不可能,这导致海船租赁业务愈发兴盛。
  即船主自己不卖货,或者少卖货。他们把船舱分成好多份,租给没钱买船又想搞海贸的小商人,只要不遇到海难就稳赚不赔。
  有可能在同一个船舱内,里面的货物就分属十几个不同的小商人。
  这种模式,在北宋就有,但并非主流。
  如今却越来越普遍,甚至有人东拼西凑一两百贯钱,就敢租赁舱位买货出海闯荡。遇到同类货物过多时,往往赔得血本无归;可如果运气好的话,有可能就是五倍、十倍的利润。
  寻宝三人组这次去澳洲,就有十几个淘金客,是做海贸欠了一屁股债的。
  第1109章 淘金客与狗头金
  黄纶就背着一屁股债。
  他的祖先可追溯到入闽始祖黄元方,黄元方的十二世孙黄典迁徙到广东,遂在广东开枝散叶。
  黄纶出身于南海黄氏,但他这一支已经落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