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有些重要位置上,还坐着老人,不是他们为人清白,而是因为江易周手头暂时没人去替换那些老人。
  先让他们再嚣张些时日便可。
  对于那些人的处置问题,第一个先开口的人,不是元盼雁。
  江易周还以为元盼雁会先开口,来一句全杀了一了百了呢。
  结果是尉迟鸣玉,先提到了另一件事。
  “陛下,关于此事,此前臣问过京城的贵女们,问她们要如何处置那些诸侯王与前朝宗亲,她们的口径无比一致,纷纷要求轻饶,让他们去做富家翁。”
  尉迟鸣玉直接入职国子监,去做国子祭酒了,掌管天下教育。
  这算是专业对口,现在国子监里,大多数是京城各家的贵女,或有钱或有权。
  这些人家培养出来的女子,学识惊人,稍微培养一二,就可以直接用。
  但她们的想法,也很惊人。
  或者说,是和原本的世家,没有两样。
  江易周对此并不意外,她重用女子,是因为她在权力的身份上,天然与男子对立,想要坐稳皇位,绝对不能让男人冒头。
  不代表她就和所有女人,在同一条战线上了。
  或者说,当敌人是男人时,她和女人们是一条战线,但在其他时候,她和身为文臣武将的女人们,是对立的。
  皇帝和大臣,本就是一种互相制衡,互相牵制的关系。
  大臣想要借用皇帝的手,去拥有更多权力,而皇帝,则要将手中的权力,牢牢握在手里,才能保证江山安稳,在目标上,二者目标一致。
  当想要的东西是同一件东西时,自然会产生竞争,进而出现意见不一,顺从或敌对的关系。
  “长州那边的学堂,进展如何?”
  江易周没有就那些贵女们的意见开始话题,而是问起另一件事。
  长州的学堂,是指这些年来,尉迟鸣玉开在各处的,可以招收平民女孩为学子的学堂。
  “回陛下,这一年,有七十五人毕业了,其中七十人只能做一些基础工作,她们的学识,并不足以担任高位,另有五人,格外优秀,已经通读经史子集,学问不输举人。”
  举人,是指一些达官显贵,直接举荐到地方做官的人,他们大多是家中诗书传家,学问极好,多是世家背景。
  “既然有优秀的学子,那只让她们担任基础岗位,实在是太过可惜,京城现在严重缺少官员,进入中枢的女子还是太少了,考试吧,所有女子进行考试,科举选官。”
  江易周话音刚落,尉迟鸣玉就皱了眉。
  “陛下所言考试,可是学堂里的那种考试?”
  大庄的科举考试,并没有成为一种可以选择贤才,筛选官员的体系,只是一种有时候会出现的渠道。
  会不会出现,全看皇帝心情。
  而且因为世家对知识的垄断,之前皇庭举办考试,参加考试的考生,基本上全是世家子弟。
  寒门也有,寒门不是指真正的平民,而是指家境败落的世家。
  家里很穷,但能读书,也穷不到哪儿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