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井生活日常 第92节(2 / 4)
崔如英点点头说道:“我也纳闷呢,工钱又不少,跟着别的饭馆比还算多的了,咱们活计也轻巧,铺子又管饭,谁知道竟能做出这种事儿来。”
一想就觉得生气,崔如英拍了拍胸口,“爹,我说把人给辞了。”
崔如英见崔大山一直不说话,又追问了一遍。
崔大山皱着眉说道:“这事儿的确她做得不对,但也怪咱们,事先没说不能这么干。我看孙娘子干活还挺好,这要是直接给辞了,是不是有些不近人情?再说这也不全怪她呀,咱们要直说不能往外卖,她应该不会这么干……”
崔如英一噎,“爹,可刘婶儿和赵掌柜就没这样干过呀,我,二丫四郎五郎也没拿着铺子里的包子往外卖呀。”
崔如英一说话就止不住,说得极快,直接让崔大山也哑口无言,“你没告诉过我们,我们也没这么做呀。要是四郎五郎他们省着包子不吃,拿出去卖,攒的钱买玩意儿,你知道了还会说,怪你以前没说过呀。”
早就棍子伺候了。
崔大山叹了口气,那他肯定会管教,可这不是一回事儿。
四郎倒是没卖过,但以前蒸的,会分半个给巷子的玩伴儿,支使他们抓虫子去。
这会儿有点心虚地缩缩头。
他以后可不敢这么干了。
崔大山语塞,也不知该说什么,只不过他活了这么大岁数,更看重人情,觉得按崔如英那样做有些不留情面。
孙娘子又没偷又没抢的,再说了,的确是怪铺子没提前告诉,哪里至于就把人给辞退了。
这找个活儿也不容易,而且崔大山看孙娘子干活麻溜,别出过别的差错,这是最要紧的。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哪儿有啥都好的人,这么点儿小事儿,说说得了。
崔大山语重心长地对崔如英道:“孙娘子在铺子干活没得说,不宜结仇,可以跟着说说,以后不这样就是了。”
崔大山性子如此,活了这么多年,都没跟人红过脸儿。对他来说,辞退别人还是大事儿呢,何必闹大了。
多不好呀。
“这你退一步我退一步,孙娘子记着咱们的恩情,日后干活没准儿更卖力,这不是也结了个善缘吗?”
崔如英觉得崔大山说的是有些道理,“爹,可是万一她记着这事,日后再犯别的错怎么办?还不如再找个人。”
崔大山叹了口气,说道:“那再找人也未见得找个啥样啊,要是还不如孙娘子怎么办?她干了一个月,活计也都熟悉了。”
崔如英道:“那就更该好好看了,正好我也在铺子一个多月,前面我能帮忙,又不急,慢慢找,总有找到好的的时候。
况且本来就是雇主和帮工之间的关系,要什么情分。咱们倒是记着情分,咱们吃什么帮工就吃什么,可人家倒好,直接把东西给卖了,每日拿多了拿六个包子,往外一卖就是十文钱,靠着咱们铺子,每个月能赚五六百文。人赵掌柜是算账的,刘婶儿是做厨娘的,也是这么多工钱,你轻轻揭过了,让赵掌柜和刘婶儿怎么想。”
崔大山性子老实,与人为善,但崔如英不是。
这个事儿本来就不该这样做,做错了事儿还给她找借口找理由,说得好像是他们的错一样。
崔大山这回不说话了,“如英,你还小,不懂人情世故,但这事儿还真不至于把人辞退了,你就听爹的吧。”
崔如英原以为孙娘子哭一哭,崔大山不忍心了才不会追究计较,可没想到这还没哭呢,崔大山就把借口理由就给她找好了。
崔如英深吸一口气,觉得头有点晕,若非孙娘子都抱孙子了,她没准儿还会多想。
她想了想,说道:“爹,要不咱俩打个赌。”
崔大山一脸狐疑地道:“打啥赌呀?” ↑返回顶部↑
一想就觉得生气,崔如英拍了拍胸口,“爹,我说把人给辞了。”
崔如英见崔大山一直不说话,又追问了一遍。
崔大山皱着眉说道:“这事儿的确她做得不对,但也怪咱们,事先没说不能这么干。我看孙娘子干活还挺好,这要是直接给辞了,是不是有些不近人情?再说这也不全怪她呀,咱们要直说不能往外卖,她应该不会这么干……”
崔如英一噎,“爹,可刘婶儿和赵掌柜就没这样干过呀,我,二丫四郎五郎也没拿着铺子里的包子往外卖呀。”
崔如英一说话就止不住,说得极快,直接让崔大山也哑口无言,“你没告诉过我们,我们也没这么做呀。要是四郎五郎他们省着包子不吃,拿出去卖,攒的钱买玩意儿,你知道了还会说,怪你以前没说过呀。”
早就棍子伺候了。
崔大山叹了口气,那他肯定会管教,可这不是一回事儿。
四郎倒是没卖过,但以前蒸的,会分半个给巷子的玩伴儿,支使他们抓虫子去。
这会儿有点心虚地缩缩头。
他以后可不敢这么干了。
崔大山语塞,也不知该说什么,只不过他活了这么大岁数,更看重人情,觉得按崔如英那样做有些不留情面。
孙娘子又没偷又没抢的,再说了,的确是怪铺子没提前告诉,哪里至于就把人给辞退了。
这找个活儿也不容易,而且崔大山看孙娘子干活麻溜,别出过别的差错,这是最要紧的。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哪儿有啥都好的人,这么点儿小事儿,说说得了。
崔大山语重心长地对崔如英道:“孙娘子在铺子干活没得说,不宜结仇,可以跟着说说,以后不这样就是了。”
崔大山性子如此,活了这么多年,都没跟人红过脸儿。对他来说,辞退别人还是大事儿呢,何必闹大了。
多不好呀。
“这你退一步我退一步,孙娘子记着咱们的恩情,日后干活没准儿更卖力,这不是也结了个善缘吗?”
崔如英觉得崔大山说的是有些道理,“爹,可是万一她记着这事,日后再犯别的错怎么办?还不如再找个人。”
崔大山叹了口气,说道:“那再找人也未见得找个啥样啊,要是还不如孙娘子怎么办?她干了一个月,活计也都熟悉了。”
崔如英道:“那就更该好好看了,正好我也在铺子一个多月,前面我能帮忙,又不急,慢慢找,总有找到好的的时候。
况且本来就是雇主和帮工之间的关系,要什么情分。咱们倒是记着情分,咱们吃什么帮工就吃什么,可人家倒好,直接把东西给卖了,每日拿多了拿六个包子,往外一卖就是十文钱,靠着咱们铺子,每个月能赚五六百文。人赵掌柜是算账的,刘婶儿是做厨娘的,也是这么多工钱,你轻轻揭过了,让赵掌柜和刘婶儿怎么想。”
崔大山性子老实,与人为善,但崔如英不是。
这个事儿本来就不该这样做,做错了事儿还给她找借口找理由,说得好像是他们的错一样。
崔大山这回不说话了,“如英,你还小,不懂人情世故,但这事儿还真不至于把人辞退了,你就听爹的吧。”
崔如英原以为孙娘子哭一哭,崔大山不忍心了才不会追究计较,可没想到这还没哭呢,崔大山就把借口理由就给她找好了。
崔如英深吸一口气,觉得头有点晕,若非孙娘子都抱孙子了,她没准儿还会多想。
她想了想,说道:“爹,要不咱俩打个赌。”
崔大山一脸狐疑地道:“打啥赌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