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井生活日常 第89节(2 / 4)
鸡蛋花有一点儿,晾凉之后放地上,小黑和小黄呼噜呼噜吃。
狗脑袋毛茸茸的,凑在一块儿怪可爱的。
崔如英忍不住摸了两把,拎起来小黑沉甸甸,也不护食,就舔舔嘴巴,一脸懵地看着崔如英。
崔如英把小狗放回去,又开始吃饭。吃饭的时候尾巴还晃,怎么能这么好玩呢。
有两只小狗,这可真热闹。
过了一会儿,四郎五郎也醒了,崔如英道:“锅里留着饭,还有点心,盛完了盖上。”
还得给二丫留饭,崔大山就不用了,肯定吃了包子。
四郎话可多了,“三姐你回来啦,姐你看见小狗了嘛,爹抱回来的,可小了,特别好玩儿!就是不能看家。一只叫小黄,是大哥,另一只等你回来起名字呢。”
崔如英道:“我已经起了,叫小黑。”
四郎高兴得直跳,在屋子里欢呼雀跃,“三姐!可太巧了,五郎想起的名字就是这个。一只叫小黄,一只叫小黑,叫着多顺口呀!”
崔如英摸了摸他脑袋,“那可不是巧了,行了行了,快吃饭去吧,吃点儿点心,然后再喝点疙瘩汤。一会儿收拾好了,咱们先去铺子。”
崔如英在家找了找,把《三字经》给找了出来,一会儿再买几刀纸,识字用,用不着太好的。
这般收拾好,等二丫回来,带上两只小狗,一行人就去铺子了。
也是巧了,芸芸过来给刘婶告了假,今儿崔如英在,铺子不至于忙活不开。
一个上午,姐妹俩就卤菜发面做包子,崔大山是快中午过来的,有人替崔如英就去歇着了。
忙活一中午,吃过饭赵掌柜他们也走了,铺子里没别人,崔如英直接问的,“爹,咱们啥时候开始认字呀?”
崔大山神色一怔,他都把这事给忘了,二丫也愣住了,她早就忘了。
家里还养了狗,高高兴兴的,在铺子要干活,在家里围着小狗转,哪里还记得要识字呢。
崔大山挠挠头,“你这才回来,总得歇两天。而且铺子里生意忙,咱们哪有功夫识字,要是晚上还得点着油灯,黑灯瞎火不说,还怪费钱呢。你回家好些天呢,不然一日认一个,慢慢来,你一着急,我心里就紧得慌。”
比借人钱还那啥,一想要认字崔大山就喘不上来气儿。
二丫:“这样行,如英你别催呀。”
崔如英知道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儿,以崔大山的性子,怕是学得慢,而且自己是小辈,教长辈认字读书,崔如英都不知该怎么教。
快了慢了的,都不成,要是一回学烦了,后头更不好学。
倒是四郎在一旁听着,高举着手说:“姐姐!我学我学,我和五郎学!”
五郎今年才两岁,神色懵懂,连认字是什么都不知道,但跟着点点头,“姐,我也学!”
崔如英笑了笑,“那就等明天开始,每日下午有空的时候,学上那么一两刻钟,也不耽误时间。爹说得对,慢慢学着,反正现在家里有我呢。”
揠苗助长反而长不成,越是催着,恐怕对识字的事越是抵触。
崔如英瞧着崔大山和二丫松了口气,她庆幸没逼着学。
崔如英也不用他们学多快,慢慢来就是。不过四郎五郎愿意学,崔如英就给他们背了一遍《三字经》,又叫着他们读了一遍。
崔如英搬了个小板凳坐在阴凉下,四郎五郎在她面前站着,小黄小黑在一旁要么你追我赶,要么歪着头追自己尾巴转圈圈。 ↑返回顶部↑
狗脑袋毛茸茸的,凑在一块儿怪可爱的。
崔如英忍不住摸了两把,拎起来小黑沉甸甸,也不护食,就舔舔嘴巴,一脸懵地看着崔如英。
崔如英把小狗放回去,又开始吃饭。吃饭的时候尾巴还晃,怎么能这么好玩呢。
有两只小狗,这可真热闹。
过了一会儿,四郎五郎也醒了,崔如英道:“锅里留着饭,还有点心,盛完了盖上。”
还得给二丫留饭,崔大山就不用了,肯定吃了包子。
四郎话可多了,“三姐你回来啦,姐你看见小狗了嘛,爹抱回来的,可小了,特别好玩儿!就是不能看家。一只叫小黄,是大哥,另一只等你回来起名字呢。”
崔如英道:“我已经起了,叫小黑。”
四郎高兴得直跳,在屋子里欢呼雀跃,“三姐!可太巧了,五郎想起的名字就是这个。一只叫小黄,一只叫小黑,叫着多顺口呀!”
崔如英摸了摸他脑袋,“那可不是巧了,行了行了,快吃饭去吧,吃点儿点心,然后再喝点疙瘩汤。一会儿收拾好了,咱们先去铺子。”
崔如英在家找了找,把《三字经》给找了出来,一会儿再买几刀纸,识字用,用不着太好的。
这般收拾好,等二丫回来,带上两只小狗,一行人就去铺子了。
也是巧了,芸芸过来给刘婶告了假,今儿崔如英在,铺子不至于忙活不开。
一个上午,姐妹俩就卤菜发面做包子,崔大山是快中午过来的,有人替崔如英就去歇着了。
忙活一中午,吃过饭赵掌柜他们也走了,铺子里没别人,崔如英直接问的,“爹,咱们啥时候开始认字呀?”
崔大山神色一怔,他都把这事给忘了,二丫也愣住了,她早就忘了。
家里还养了狗,高高兴兴的,在铺子要干活,在家里围着小狗转,哪里还记得要识字呢。
崔大山挠挠头,“你这才回来,总得歇两天。而且铺子里生意忙,咱们哪有功夫识字,要是晚上还得点着油灯,黑灯瞎火不说,还怪费钱呢。你回家好些天呢,不然一日认一个,慢慢来,你一着急,我心里就紧得慌。”
比借人钱还那啥,一想要认字崔大山就喘不上来气儿。
二丫:“这样行,如英你别催呀。”
崔如英知道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儿,以崔大山的性子,怕是学得慢,而且自己是小辈,教长辈认字读书,崔如英都不知该怎么教。
快了慢了的,都不成,要是一回学烦了,后头更不好学。
倒是四郎在一旁听着,高举着手说:“姐姐!我学我学,我和五郎学!”
五郎今年才两岁,神色懵懂,连认字是什么都不知道,但跟着点点头,“姐,我也学!”
崔如英笑了笑,“那就等明天开始,每日下午有空的时候,学上那么一两刻钟,也不耽误时间。爹说得对,慢慢学着,反正现在家里有我呢。”
揠苗助长反而长不成,越是催着,恐怕对识字的事越是抵触。
崔如英瞧着崔大山和二丫松了口气,她庆幸没逼着学。
崔如英也不用他们学多快,慢慢来就是。不过四郎五郎愿意学,崔如英就给他们背了一遍《三字经》,又叫着他们读了一遍。
崔如英搬了个小板凳坐在阴凉下,四郎五郎在她面前站着,小黄小黑在一旁要么你追我赶,要么歪着头追自己尾巴转圈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