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井生活日常 第67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崔大郎愣了片刻,见崔大山又是挠头又是抿唇,笑了笑说道:“爹,我觉得如英说得有道理。家里人多,认真做活儿也是为了一家人的日子越来越好。可是想想刘婶儿来铺子里每个月全来还有五十文呢,若是生意好了另有嘉奖,这些东西到咱们自家人怎么反而没有了。”
  崔大山支支吾吾道:“那不是一家子吗,咋能计较这么多。”
  崔大郎摇摇头,“爹,正是因为是一家人,所以更不能亏待了。我觉得如英说得对,我去读书了,让家里供养,还用着家里的钱。不能让在铺子帮忙的,反而啥都没有。”
  崔如英心里松了口气,大哥现在长大了,家里的事儿也能说得上话。
  她读书时大哥就帮着说话来着,今儿也是。
  大哥真好。
  不过本来就是这道理,等崔大郎读了书考取功名,且不说能不能考上,就算真能考上,那得等到何年何月去。
  那时再照顾,那时二丫都多大了,估计都嫁人了。
  吃什么大饼,想给什么直接给,难不成给了二丫和她还能说不要。
  崔如英又加了一把猛火,“爹,要是我娘在家的话肯定也愿意。过两年我二姐该议亲了,不能啥嫁妆都没有啊。”
  二丫这才抬起头,她脸颊酡红,跺着脚道:“你胡说什么呢!”
  崔大山看看女儿,又看看儿子,掌柜的才把上个月的账理出来,上个月十九铺子开业,一个月也就干了十日,几日阴雨生意差些,平日里生意还算红火,赚的钱不少。
  利润算着有九两多,给崔大山交了束脩,还剩七两多,本来想攒着,但是孩子们都这么说了,是该给二丫攒攒嫁妆。
  十岁的姑娘,十二三就得议亲了,啥都没有传出去也不好听。
  崔如英见崔大山还在犹豫,又道:“爹,又不是天天买,这不赶上端午节了嘛。”
  崔大山深吸一口气,“那我拿一两银子出来,去首饰铺子看看。六丫还小,倒是不急,如英你……”
  崔如英笑着道:“先可着二姐来,我不急的。”
  二丫急着说道:“一两银子就够了,我可以跟妹妹一块儿买!”
  说完,她对着崔大山道:“爹,你真好!”
  往常崔如英说这些话只是为了夸人,但二丫真的感动,高兴妹妹大哥和爹都想着她,也高兴爹能舍得一两银子。
  那可是一两银子!竟然要拿出来给她买首饰。
  她肯定用不完,能跟妹妹一起买。
  崔大山也爱听好话,他笑着道:“一家子说这话干啥,哎,赚钱不就是为了日子过好点,早该给你买的。你大哥去读书,铺子里生意还得你多帮忙。走,咱们现在就去。”
  崔大山何时见二丫这样过,一两银子而已,买啥都行。
  崔大郎笑着道:“那我去买肉准备晚上的包子,爹你们去吧!”
  旁边就是首饰铺子,也开了十几年,算是个老字号,平日来这买首饰的小娘子们很多,买完也有的会来包子铺吃包子。
  以往二丫总看见首饰铺子有人进进出出,出来还拿着盒子匣子,这还是头一回自己进去。
  首饰铺子崔如英也没进去看过,从前给二丫买头绳,就是在摊贩那儿买的。
  崔大山带着两个女儿进去之后才知道像银饰、金饰的价钱,多是按重量称的,再加一些师傅打首饰的工费。
  所以说一两银子绝对买不到一两重的首饰,崔大山本想说不然直接给二丫一两银子,可看两个女儿站成一排,一脸好奇地看着柜台,这话就没说。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