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井生活日常 第46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钱夫人摇了摇头,若是按照楚玉珠所说继续查下去,伤了一家人情分不说,对名声也有害,初犯何至于不留情面。
  况且她也知道,楚玉娴才五岁,五岁大点的孩子能做什么,定是平日里耳濡目染,听赵婉芝说了二房跟三房的坏话,所以才对玉珠她们二人多有敌意,否则一家姐妹,合该像玉珠和崔小娘子这般,互相帮衬相互扶持才对。
  当娘的做了错事,伸手一巴掌打了女儿,就以为这事儿就能揭过了。正好崔如英童言无忌,孩子都懂得的道理,大人怎能不懂。
  今日也是借了崔小娘子的口,说了钱氏自己想说的。
  钱夫人在心里叹了口气,侯爷总盼着府上同心合力,兄弟互相帮衬,面上自然都过得去,还总觉得长媳体面周到,生儿育女劳心劳累,甚至因为云小娘和长房香火旺盛想过立楚庚淳为世子。
  说尊卑不在嫡庶,好在楚庚元争气,陆云蓁也争气。
  璋哥儿还小,侯爷只孩子刚出生时欢喜,如今热乎劲儿过去,更多的心思花在楚玉琳的功课上。
  侯府的未来看这些孩子。
  钱夫人对陆云蓁道:“这孩子心性坚毅,又懂事知上进,你平日多看顾着些。”
  怎么说也帮了大忙,同样是七岁,楚玉珠只知道让她给做主,那《三字经》早就学过,一点都没用上,崔家的小娘子就不同,能学以致用,也是本事。
  陆云蓁说道:“母亲说得是,今儿一听有事,我不就来了,我也怕她爹娘不在,受了欺负。人送到我这儿,总不好受了委屈回去。”
  “行了,今儿也受委屈了,你带她早些回去。”钱夫人也累了,说道,“你也快先回去吧,还坐着月子呢。”
  她没让孙惠茹也回去,不是为了私下哄孙女。她也得说说二房,楚玉珠这性子也得掰掰,得饶人处且饶人,当姐姐的这般不依不饶,若是安定侯知道了,少不了一顿斥责。
  回去的路上,陆云蓁拉着崔如英的手,“这样也好,能改好也算做一件好事儿。你书背得好,今儿也给我上了一课。”
  就是不知能不能改好,人带回去了,母女做了什么她也不知道。
  崔如英:“三娘子说得是什么课?”
  陆云蓁:“养不教,父之过。玉不琢,不成器。我生了璋哥儿,日后该严加管束。”
  为人父母,理应如此。
  崔如英道:“三娘子,我也是随口说的。璋哥儿还没满月呢,严加管束还太早吧。”
  璋哥儿还没满月呢,太过严格也不好。再说她知道这些是因为多活一世,若是没有,生在市井人家,这个年岁,估计在家里带娃。
  陆云蓁笑了笑,“说得也是,行啦,快回去吧,今儿不用上课了,你想想一会儿要做什么。在府里转转也行,回家也行。你家不是要开铺子吗,肯定需要帮忙,若是回家,我让马车送你回去。”
  坐个马车总使得,也省着走回去辛苦。
  崔如英刚想拒绝,就听陆云蓁道:“我今儿不用,马车可以给你用。来回一个多时辰,有这个功夫,不如多看看书,在家里多帮些忙,别把功夫都耽误在路上。”
  这话的确是向着崔如英说的,走回去累不说,还浪费时间。
  崔如英笑了笑道:“那我就不跟三娘子客气,一会儿我回家吧。”
  第四十三章 回家
  陆云蓁笑了笑,“你呀,总是太客气。”
  她对今儿的解决之法倒也满意,长房受挫,对三房只有好处。这事儿婆婆等公爹回来自然会如实禀告,公爹没准儿还觉得惩处太轻。
  这一个月正是春暖花开天气暖和的好时候,陆云蓁也快出月子了,一个月不能出门赴宴,赵婉芝引以为傲的侯府长孙楚玉琳也不能回燕宁堂,自然耽误不少功夫。
  只不过陆云蓁还是觉得楚玉娴这个侄女有些可怜,才那么小,就被她母亲教坏,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被掌嘴……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