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花魁只想攒钱买地(穿书) 第56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苏湛川的亲爹便是第十三任大当家,上位才没多久呢,塞外戎人就打到了关内来,前朝官兵都是些酒囊饭袋,丢下百姓跑得比兔子都快。
  苏湛川他爹亲手组建了北塞骑兵,与戎人大军艰苦周旋,后来又干脆果断地投靠了高祖皇帝,得了高祖皇帝的增援之后,才有了与外族贼寇相抗衡之能力。
  可惜他亲爹注定只是个替他人作嫁衣的倒霉蛋,眼看着就要守得云开见月明了,却不幸中箭负伤。
  临到了断气之前,也没瞧出族里年长的二十几个小辈之中,谁比谁更优秀。
  万般无奈之下,只能在矮子里面挑高个,选了性格最是稳重的三堂侄苏湛山,作为新一任苏氏领头人,也就是第十四任大当家。
  苏湛川其实是不服气的,他自己的两个亲哥虽然没本事,可但凡他爹死的时候,他不是只有十二岁,而是有二十一岁,这大当家的名头,估计也落不到苏湛山那个伪君子身上。
  这话还真不是苏湛川自夸。
  毕竟若真论起行军打仗的本事和天赋来,苏湛川比苏湛山可强了不止一星半点。
  开国三十六员大将里头,年仅十八岁的苏湛川,可是摸到了排名尾巴的,最终只得了一个子爵的虚衔,那也只是因为时运不济罢了。
  苏湛川原本也是认命了的。
  苏氏一族不可能再折回去当马匪,想要堂堂正正地立于朝堂之上,在京城就必须得有一个强有力的话事人,好为整个家族里的子孙后代,争取更广阔的晋升空间。
  可怜苏湛川这么一个臭脾气的人都咬牙低头了,苏湛山这老鳖孙却开始不做人了。
  大约是超一品侯爷当久了,他还真以为离了苏氏一族,他自己也是个多了不得的人物呢,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好像整个苏氏族人都是他昌平侯府的附庸一样。
  更可笑的是,苏湛山那个后娶江南媳妇,自诩名门出身,便将他们这些个苏氏族人都当成了打秋风的穷亲戚。
  冷嘲热讽也就算数了,过年族宴的时候,竟然把她娘家人的座次,全都排到了苏家人前头。
  昌平侯府那场族宴,苏湛川跟另外二十六房的当家人,全都直接掀了桌子。
  苏氏一族抵御外寇,守卫北塞,辅佐柴氏争天下,每一房都死了至少有十几名儿郎,这昌平侯爵位,可不只是你苏湛山一个人的荣耀。
  那些只凭自己本事挣得爵位之人,所得之封号,不是“武安”,就是“勇毅”,或者是“忠勇”、“镇国”之类。
  为何就只有昌平侯是以地名为封号呢?还真以为高祖皇帝是看重你苏湛山这个人了?柴氏几代帝王,看重的从来都是整个昌平县苏氏一族!
  当然,这些过往之事,只会越想越让人窝火。
  族宴座次之辱,也仅仅只是个开头而已,之后还有不少的恶心事……
  比如,昌平侯府名下有两个国子监的恩荫名额,可苏湛山却完全没有想过要给苏氏子弟,而是在续娶娇妻吴氏的软磨硬泡之下,将两个恩荫名额全都给了吴氏的娘家侄子。
  再比如,苏彦启的父亲当初可是为了救苏湛山而死的,这伪君子有恩不报也就算了,竟然还算计着想要把苏彦启给培养成供他儿子驱使的傀儡工具。
  再再比如,苏湛山这狗东西将独子给溺爱成了一个眼高手低又狂妄自大的废物,不知死活地参与到了夺嫡之争里头,险些连累整个昌平苏氏为他兜底,到如今那铡刀还挂在头上呢。
  ……以上所述,还只是想得起来的紧要大事,还有那些一时想不起来细碎过往。
  算了,算了,不能再想,越想越生气。
  苏湛川还想再多活几年,不能让苏湛山那狗东西成为自己长寿路上的绊脚石。
  好在苏湛山跟他那个废物儿子都没有什么好下场,他这口恶气早在苏彦昌被除族分宗,避到金陵自欺欺人地弄了一个“苏氏本家”的时候,就已经散干净了。
  魏婉华倒是不知道族长在骂人的时候,还又想了这么多往事,只苦笑着解释道:“之前蓉玉逃婚,跑到了金陵府藏着,如今人被带了回来,不过这事却不能就这么算了……”
  当初苏蓉玉与瑞王大婚,苏湛川等人也是在京城的,之所以没跟着一起去午门外请罪,也是因为有魏婉华拦着。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