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花魁只想攒钱买地(穿书) 第33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苏云绕起身走到舞台边上,找魏琴麽麽要了一把古筝,凭着记忆,试着弹了一段开头,接着有一小段想不起来了,只能跳过,又继续弹……
  一曲《人生路》,弹得磕磕巴巴,很不流畅。
  柳大娘子听完,想要捧名角儿的心思,却愈发坚定了!
  第四十六章 戏社密谈
  刘文轩编写的《倩女幽魂》, 故事内容参照的是王祖贤与张国荣主演的经典电影《倩女幽魂》第一部 。
  其重点讲的是宁采臣在兰若寺与小倩相遇,之后又在燕赤霞的帮助下,从树精姥姥和黑山老妖的手里救下女鬼聂小倩, 并帮助她投胎转世。
  整个剧情跟蒲松龄写的《聂小倩》有关系, 但关系也不是很大。
  聊斋版原著里,宁采臣找到了小倩的尸骨, 助小倩脱困,却将小倩带回了家, 只等着生了重病的原配发妻离世,就娶了聂小倩为续弦鬼妻。
  几年后宁采臣考中进士, 与小倩生下一个儿子,还又纳了妾,小倩与妾室各自又给他生了一个儿子, 儿子后来还很成器, 颇具名望。
  原著里功成名就、妻妾和睦、子嗣出息的结局, 或许才更符合封建士大夫掌权的当下世情。
  不过谁叫讲故事的人偏就十分任性呢?!
  苏云绕无辜摊手:“……”
  总不能你想娶女鬼, 原配就必须得刚好病逝吧, 别人都是“人鬼殊途”, 到了你这儿凭什么就能几年抱俩啊!
  苏云绕自认为是一个脚踏实地、积极奋斗的大好青年, 就看不得这种啥好事都叫他给占全了古代杰克苏。
  改, 必须得改!
  圆满只是幻影, 只有残缺才是永恒,留有遗憾的结尾, 永远比大团圆来得更刻骨铭心!
  早先知道大哥将《倩女幽魂》的手稿卖给了博文书铺的时候, 苏云绕还担心后世改编的故事,讨好不了异世的古代读者。
  结果暗自观察了一下话本销量,苏云绕才终于发现, 这个世界的文人的接受能力,竟然是那么地包容且宽广!
  将《倩女幽魂》搬上戏社舞台这事,看来是稳了。
  最关键的是,无论是作曲,还是叙事,都有现成的电影可以作参考,落到苏云绕身上的担子,便轻松了十倍不止!
  感谢程导,感谢徐监制,感谢词曲创作者黄大佬,感谢男神女神以及各位前辈的倾情演绎……,感谢,感谢,非常感谢!
  人的记忆不会消失,只会藏在脑海深处,仔细找一找,认真翻一翻,说不定还能想起来。
  苏云绕换了琵琶、二胡、横笛等乐器,将《人生路》给演奏了一遍又一遍,遗忘的部分也被慢慢补全。
  小鹦歌儿听得入迷,不自觉随着音乐轻“哼”起来,嗓音空灵优美,却没有唱出其中的凄美与沧桑。
  苏云绕心中一动,放下手中横笛,又走到古筝旁边……
  琴声响起,少年也跟着吟唱:“人生路,美梦似路长,路里风霜,风霜扑面干……,找痴痴梦幻中心爱,路随人茫茫……”
  大旻官话跟另一个世界的普通话很像,金陵百姓即讲官话,也讲吴语。
  这个世界的吴语与粤语大概是同样脱胎于“古百越语”的缘故,几乎有大半都是相似。
  苏云绕唱的是粤语歌词,楼里的姑娘们会吴语,基本上也都听得懂。
  苏云绕唱功不差,这辈子又天生一副极具故事感的好嗓子,一曲终了,阅历浅薄,年幼如小云仙、鹦歌儿等人,听完只觉得词曲婉转凄美,尚且不会代入过多情感。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