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2 / 3)
秦劲特意去老院了一趟,拜托秦老头今日编个草席,之后才和周延年一道出发去大集上。
如今秦兵三兄弟已不卖凉粉了,改卖大拉皮。
去年大拉皮的售价是十文钱一斤,这价格赶得上毛猪了,一般人家真不舍得买。
因此,这大拉皮不零售,只出售给固定的几人。
而且,还得提前一日预定。
天热,这玩意不好放,顾客预定多少秦家做多少。
今年虽然淀粉充足,但售卖方式照旧。
这是“奢侈品”,走的就是少且贵的路子。
他的几位客人当中,方老板买得最多。
方家的汤饼铺生意旺,此前一日就能卖掉几十斤凉粉,如今改为大拉皮,一日卖掉二十斤也不在话下。
方老板每日最少买二十斤,在此基础上,时常会增个几斤。
郭府每日固定买五斤,一日不拉。
吴雷每日固定买二十斤。
他的小摊子面向平民,但谁让大拉皮太过爽口,舍不得买一斤的,可以花六文买半斤——他的售价是一斤十二文,比进价高了二文。
半斤也不少了,切成小块,加上黄瓜花生米蒜末香醋辣椒油随便拌一拌,那滋味就胜过无数菜肴。
陈掌柜偶尔也会买上两斤三斤的,有时候是自家食用,有时候是放在客栈里出售。
牛掌柜亦是如此。
还有一些熟客,嫌方老板铺子里的凉拌大拉皮卖得贵,也嫌吴雷涨的那二文跑腿费太高,于是就找到秦劲这个源头供货商预定。
这些散客,零零碎碎的,一日最少也有五斤的订单。
因此,大拉皮每日的固定销量最低是五十三斤,多了能有六十斤。
一斤的利润是八文。
五十三斤便是四百二十四文。
秦劲只占一成,可得四十二文四厘。
秦兵三兄弟每人可得一百二十七文二厘
一个月下来,就是三两八钱。
这只是按照每日最低销量得出来的数字。
实际上,三兄弟的月收入能达到四两。
一个月四两,看似只比卖凉粉多了几百文,但凉粉一日得做二百多斤才能有这个收入,大拉皮只需五六十斤就能达到。
不仅省时间省力气,还能省下许多淀粉。
省出来的淀粉,能让这门生意持续到今年秋红薯成熟。 ↑返回顶部↑
如今秦兵三兄弟已不卖凉粉了,改卖大拉皮。
去年大拉皮的售价是十文钱一斤,这价格赶得上毛猪了,一般人家真不舍得买。
因此,这大拉皮不零售,只出售给固定的几人。
而且,还得提前一日预定。
天热,这玩意不好放,顾客预定多少秦家做多少。
今年虽然淀粉充足,但售卖方式照旧。
这是“奢侈品”,走的就是少且贵的路子。
他的几位客人当中,方老板买得最多。
方家的汤饼铺生意旺,此前一日就能卖掉几十斤凉粉,如今改为大拉皮,一日卖掉二十斤也不在话下。
方老板每日最少买二十斤,在此基础上,时常会增个几斤。
郭府每日固定买五斤,一日不拉。
吴雷每日固定买二十斤。
他的小摊子面向平民,但谁让大拉皮太过爽口,舍不得买一斤的,可以花六文买半斤——他的售价是一斤十二文,比进价高了二文。
半斤也不少了,切成小块,加上黄瓜花生米蒜末香醋辣椒油随便拌一拌,那滋味就胜过无数菜肴。
陈掌柜偶尔也会买上两斤三斤的,有时候是自家食用,有时候是放在客栈里出售。
牛掌柜亦是如此。
还有一些熟客,嫌方老板铺子里的凉拌大拉皮卖得贵,也嫌吴雷涨的那二文跑腿费太高,于是就找到秦劲这个源头供货商预定。
这些散客,零零碎碎的,一日最少也有五斤的订单。
因此,大拉皮每日的固定销量最低是五十三斤,多了能有六十斤。
一斤的利润是八文。
五十三斤便是四百二十四文。
秦劲只占一成,可得四十二文四厘。
秦兵三兄弟每人可得一百二十七文二厘
一个月下来,就是三两八钱。
这只是按照每日最低销量得出来的数字。
实际上,三兄弟的月收入能达到四两。
一个月四两,看似只比卖凉粉多了几百文,但凉粉一日得做二百多斤才能有这个收入,大拉皮只需五六十斤就能达到。
不仅省时间省力气,还能省下许多淀粉。
省出来的淀粉,能让这门生意持续到今年秋红薯成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