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当名医 第372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那些书都是他爹一生的心血,不料他年少无知,竟将这些书给抛了。
  许黟叹息一声,十年前程宜然不过十二岁,确实斗不过那些心术不正的人。
  “既如此,如今重新得了医书,可想好好学医?”许黟问他。
  程宜然像是春生的野草,扬起了头颅:“我当然想了,望许大夫能收我为徒。”
  他当即在车厢里跪了下来。
  车厢到底不大,许黟来不及拦住,直接地受了他一拜。
  “砰——”
  程宜然的脑门重重地磕在车板上,发出低闷的响声,他重新抬起,又连续磕了两次。
  许黟受了这么大的礼,无奈地将他扶起来:“我又没说不教你,你这么磕头,脑袋不疼?”
  以他现在的资历,也是够资格收徒的,经了这么多事,许黟也明白,宋朝有仁心的大夫还是太少太少了,只他一人,远远不够。
  他要做的,或许不止坚守本心。
  第216章
  说到拜师, 可不是只磕个头就成的,程宜然在激动过后,便忙着准备拜师礼。
  像老师收学生, 其就需要正衣冠,向老师送拜师帖,还有呈六礼。
  这“六礼”也是颇为讲究,是送给老师的报酬, 承用的是儒学规定的拜师礼仪。
  次日程宜然早早就来到市井, 去到屠户那里买了两条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又去到卖菜摊上买了一把鲜嫩的芹菜, 接着再去到粮铺里, 买了龙眼干, 莲子,红豆和红枣。
  拜师当日,颜曲月也来了, 她坐在厅堂上首, 与许黟一起,接受了程宜然的拜师礼。
  自今日起他就要改口了,唤许黟为“老师”,唤颜曲月为“师娘”,这让阿旭和阿锦两人艳羡极了。
  他们俩虽是许黟收的第一对徒弟,可没有经过拜师仪式, 至今未改过口,属于有实无名。
  程宜然拜完了老师, 转头看到兄妹俩人, 知礼数地行礼道:“师兄,师姐。”
  两人先是愣住, 紧接着便欢喜地与他行了礼。
  “以后,你就是我们的师弟了。”阿锦笑颜道,“要是有什么不明白的,也可来问我们,我们跟着郎君这么多年,学的东西不少。”
  阿旭看着他:“当然,我们也不能越俎代庖,要是有郎君在,师弟还是要先问过郎君才是。”
  程宜然笑道:“多谢师兄师姐不弃。”
  程宜然回到家中,他娘在屋里等着他,见着他回来,欣慰地拿手摸摸他:“宜哥儿如今也算是有了出路,你切不能辜负了许大夫,好好在他膝下学医,等能出师,咱们的日子就能好起来。”
  他娘望了一眼天色,云遮雾罩,这是个好兆头啊。
  常言道,人头上有云气如车盖,便是大富大贵的征兆,她儿刚拜师,这云就翻涌云集,来到她家屋顶,岂不是在预兆着她儿终于有了出路。
  看着他娘喜极而泣,程宜然心神感动,戳心窝子一般令他难以释怀。
  想到以前诸多画面,他只恨自己不够争气。
  程宜然半跪在地,牢牢地握住他娘的手掌:“娘,我定好好学医,不辜负你和老师的期许。”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