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一百九十三章
  “自古以来, 守江必守淮。”
  贺兰定第一天布置课题,第二天就要听汇报,“磨刀不误砍柴工, 咱们把事情理顺了, 把路线规划清楚了, 再一鼓作气南下!”而且十四万降民也要休息、规划、编整。
  于谨曾祖曾为怀荒镇将, 祖父为高平镇将, 于用兵作战一道上家学渊源,喜好读经史书籍,尤爱《孙子兵法》。
  贺兰定布置了课题任务, 于谨是第一个交出作业的。
  “自晋南渡, 南北分界线大致就在淮河一带了。”于谨从历史说起, 以实举例,“北方政权强大,则与南方共据淮河之险,隔河对峙。南方强大, 则南方越过淮河,在黄河与淮河之间形成果防线。”
  “但这种情况不多。”于谨对于历史信手捏来, “除了刘宋初年有过一段时间, 以黄河一线为国防线。”
  如今的北魏和南梁就是以淮河一线为分界线。
  曾经消耗掉北魏中央军的钟离之战就是北魏想要渡过淮河夺取南岸的钟离城。
  结果梁军开坝水淹淮河,无数大魏儿郎命丧淮河之水丧身鱼腹。北魏未能将国界线推过淮河,钟离之战也成了北魏极盛转衰的转折点。
  直到南齐末年,东昏侯萧宝卷滥杀大臣,寿阳守将裴叔业害怕祸事落在自己的头上, 于是带着寿阳投了大魏。
  对北魏而言简直是天降之喜——不费一兵一卒就得了淮河南岸的一座军事堡垒!
  “我们这次要去援救的寿阳就在淮水之南。”北魏白得了寿阳城, 却守得很艰难, 给寿阳的后勤补给就是个大难题。稍不注意就要被南梁给抢回去。
  前几年, 梁国皇帝萧衍筑浮山堰想要水淹寿阳,结果却平白害了淮河沿岸的老百姓们,寿阳城依旧再北魏手中。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