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七七年 第115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姜敏开这个语言培训班呢,虽然达不到上述的水平,但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创造出一个共同体,扩展了无数人脉圈子。
  那些本身有才艺的,约莫上百人左右,大抵会是混得好的那种,能在粤省或者港岛扎根下来。
  这就叫什么?
  “我先输送一批自己的人马过去。”姜敏眨了下眼睛,她早就听赵珊珊说了港岛的混乱,街上的皇家警察都是荷枪实弹巡逻,可想那群帮派人士以及犯罪分子的凶恶程度。
  赵珊珊说,虽然那边没有电影里面上千人的夸张互砍,但是几十人的打架斗殴多不胜数。
  单打独斗无论放在那里都是受欺压的份,自己的人马多了之后,才能具有威慑力。
  ——姐在那边有的是人。
  还有那些学英文去国外的也是,能多结识一些人脉,总比出国之后一摸瞎的好,大家出门在外,最好结成利益共同体,团结一致对外,才能在其他地界安顿下来。
  姜敏想要去羊城港岛逛一圈,张骁自然陪着她一起去,现在又捎带上了妹妹姜雪,三个人买好了火车票,买的是卧铺票。
  张骁建议坐飞机,姜敏姐妹俩摇了摇头,想感受感受火车沿途的风景,以及长途火车的氛围。
  另外,跟火车比起来,飞机实在太过于不安全。
  三人买的火车票,出发时间在早上八点,三个人一大早便赶去了火车站,夏天日出较早,七点多已经天光大亮,火车站挤满了人,进出站的人细密如织,偶尔还能见到一两个金发碧眼的外国人。
  姜敏姐妹俩都没去过羊城,张骁倒是小时候随父亲去过,但那已经是十多年前的事。
  张骁道:“我提前订好了招待所,到了咱们直接过去就行,把行李放下出去逛,听说这两年鹏城发展的好,还有中英街和t蛇口工业区,咱们都去看看。”
  “敏敏,中英街的东西你想怎么买就怎么买,我让我以前认识的哥们顺道带回京。”
  张骁以前的大院朋友,有的就在南北跑货,也称作“倒爷”,现在京城小市场里流行的各类电子小产品,都是从这些倒爷们手里流出来的。
  张骁不掺和这些生意,但也有门路让人帮忙捎带东西回来。
  八十年代的中英街也属于“购物天堂”,这里具有天然的地界优越性,这里店铺所售卖的东西,不需要交关税,要比国内的价格便宜不少。
  也只有在这里,国人能使用华国币光明正大买到免征关税的进口商品,比如金银首饰、日国电视彩电等等……
  京城的友谊商店也能买到免税进口商品,但这些免税商品如今都需要使用“外汇券”购买。
  手持华国币的普通民众可以去中英街肆意买买买,也因此,整条街无比繁荣,在那边,将华国币换成港币也十分简单。
  同时,因为两地汇率的缘故,在那里倒腾港币,每天能赚不少钱,衍生出一大堆倒腾外汇的。
  “检票了!”
  姜雪眼睛亮晶晶的,顺着人流往里面冲,这时候的检票一点都不严格,以至于很多人专门逃票上车,检票员手里拿着一把特殊的剪子,检票时就在火车票上剪下一个角。
  这样的人工检票必然会有疏忽,张骁就瞥见了一个逃票的,没吱声,猜想应该是蹭着火车流窜南北的小贩。
  这些小贩赚得也都是幸苦钱,现在天气热了,他们只能把商品放进随身大包里,而在春秋时节,这些人穿着外套,一上车便敞开外套,在车厢里售卖货品,大多是些牙膏牙刷以及手表计算器等小东西。
  还有很多采取的是“以物易物”的方式,只要手上的东西买卖双方愿意换货,就可以直接达成交易。
  姜敏今天穿衣打扮赶了一把时髦,戴着墨镜,穿着喇叭裤,手上拿着别人羡慕的“可口可乐”汽水,这种可乐汽水并不贵,然而目前只能使用外汇券购买。
  她手上没有任何行李,张骁一手提着一个大包,另一只手是个巨大的棕色皮箱,里面装着两人的换洗衣物和其他的零零碎碎。
  边上的姜雪则苦哈哈拎着自己的大皮箱,即便如此,火车站台前的人,都一脸艳羡她的大皮箱。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