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1 / 2)
<div class="book_con fix" id="text">
迟意晃了晃酒坛子,一滴都倒不出来了,这才将其撇到一旁,闻言深深叹了一口气道:“你怎么答的?”
“这种事儿可不可行都不是我能决定的,只是我觉得官家此举必然不会成功。”裴翎道。
“哦?为何?”迟意问道。
“大齐幅员比兴庆府不知辽阔多少倍?蔺相,谢少傅,我爹,你爷爷等重臣未必不如闻金金有才干,可结果呢……我想我们不是人才不如人,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这个问题连蔺相他们都束手无策,便是闻金金来了又能改变些什么呢?”裴翎缓缓开口道,“闻金金此人十分强势,闻人驰亦肯将世代相传的照水剑交给他,由他全权负责银州和谈事宜,说句大不敬的话,闻人驰能驾驭的虎兕之臣,官家未必驾驭得了。”
迟意附和道:“也是。”官家耳根子一向软,又凡事都只喜欢自作主张,常常搞人个措手不及,能做事的能臣也已经纷纷偃旗息鼓了,官家倒在庸臣口中落得个“仁君”的好名声。
或许,也不仅仅是官家的问题,比起官家来说,先帝亦是个励精图治之君,最后不也草草收了场。
迟意想,他不如阿宣聪明,他琢磨不出其中的关键,他只知道大齐病了,从君至臣所有的人都束手无策,就连蔺相都被失败的新政一并抽去了心气,变得……有些道家无为而治的意味。
二人沉默着沉默着,裴翎突然道:“我好像有几分理解他了。”
“嗯。”迟意应了一声。
酒喝完了,酒疯撒了,最后是迟意一拍大腿,认命般的将裴翎背了回去,漆黑的路上,迟意对他讲:“别不开心了,他怎么对你的就是怎么对我的,你知道多少我便也知道多少。”
要说不同,在谢宣心里,唯一不同的便是李从庚吧。
迟意默默的想着,先前年少,他并没怎么注意这个来自熙州的少年,只知道他貌似跟临安谢氏和穆氏都有血仇似的,长年累月的避居在宁国府。
自己或裴翎每次去找谢宣玩,或者谢宣找他们俩玩的时候,从来都不带李从庚,他一开始的时候还觉得新鲜,便多问了几句,都被谢宣敷衍过去了,说什么在家里读书呢,后来他便不问了。
裴翎今日如此苦恼,纠结谢宣是不是还活着,说实话裴翎不应该来找他,应该直接去找李从庚问啊,毕竟将谢宣的尸首从梅州带回长安的人是李从庚,李从庚才是离谢宣最近的人。
迟意将裴翎送回裴府,特意在李府门口等李从庚。
同样是谢宣之友,他与李从庚之间竟未曾说过几句话。
“迟将军,有何贵干?”一道声音打断迟意的沉思,他蓦然抬头见李从庚站在离他不远的地方,正微微凝着眉打量着他呢。
“李中书,我来请你看场戏如何?听说你是熙州人,一定会喜欢那里的戏的。”迟意邀请道。
李从庚意味深长的看了他一眼,点头同意了。
二人包了一个方便说话的齐楚阁儿,迟意点了一出《四郎探母》,李从庚点了一出《李陵碑》。
二人看过对方点的曲目后都轻轻扬了扬眉脚,脸上的表情有点耐人琢磨。
迟意挥退齐楚阁儿的侍儿,自斟了一杯茉莉香茶问道:“在李中书眼里,谢宣是个怎样的人?”
“迟将军想说什么?”李从庚不答反问道。
“没什么,只是随口问问。”迟意说道。
李从庚给自己斟了一杯君山银针,细腻如玉的定窑白瓷六瓣葵口杯,清浅的茶汤香气盈人,他轻拈茶杯啜了一口茶汤说道:“谢宣在我眼里是什么样的人不重要,关键是迟将军想要听到什么答案。”
迟意最怕的事情之一,跟文官打交道,绕来绕去绕的人头晕,他坦白道:“我想听最真实的。”
“我虚长谢宣一岁,忝为兄长。”李从庚道。
“仅此而已?”迟意难以置信的追问道。
“仅此而已。”李从庚重复道。 ↑返回顶部↑
迟意晃了晃酒坛子,一滴都倒不出来了,这才将其撇到一旁,闻言深深叹了一口气道:“你怎么答的?”
“这种事儿可不可行都不是我能决定的,只是我觉得官家此举必然不会成功。”裴翎道。
“哦?为何?”迟意问道。
“大齐幅员比兴庆府不知辽阔多少倍?蔺相,谢少傅,我爹,你爷爷等重臣未必不如闻金金有才干,可结果呢……我想我们不是人才不如人,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这个问题连蔺相他们都束手无策,便是闻金金来了又能改变些什么呢?”裴翎缓缓开口道,“闻金金此人十分强势,闻人驰亦肯将世代相传的照水剑交给他,由他全权负责银州和谈事宜,说句大不敬的话,闻人驰能驾驭的虎兕之臣,官家未必驾驭得了。”
迟意附和道:“也是。”官家耳根子一向软,又凡事都只喜欢自作主张,常常搞人个措手不及,能做事的能臣也已经纷纷偃旗息鼓了,官家倒在庸臣口中落得个“仁君”的好名声。
或许,也不仅仅是官家的问题,比起官家来说,先帝亦是个励精图治之君,最后不也草草收了场。
迟意想,他不如阿宣聪明,他琢磨不出其中的关键,他只知道大齐病了,从君至臣所有的人都束手无策,就连蔺相都被失败的新政一并抽去了心气,变得……有些道家无为而治的意味。
二人沉默着沉默着,裴翎突然道:“我好像有几分理解他了。”
“嗯。”迟意应了一声。
酒喝完了,酒疯撒了,最后是迟意一拍大腿,认命般的将裴翎背了回去,漆黑的路上,迟意对他讲:“别不开心了,他怎么对你的就是怎么对我的,你知道多少我便也知道多少。”
要说不同,在谢宣心里,唯一不同的便是李从庚吧。
迟意默默的想着,先前年少,他并没怎么注意这个来自熙州的少年,只知道他貌似跟临安谢氏和穆氏都有血仇似的,长年累月的避居在宁国府。
自己或裴翎每次去找谢宣玩,或者谢宣找他们俩玩的时候,从来都不带李从庚,他一开始的时候还觉得新鲜,便多问了几句,都被谢宣敷衍过去了,说什么在家里读书呢,后来他便不问了。
裴翎今日如此苦恼,纠结谢宣是不是还活着,说实话裴翎不应该来找他,应该直接去找李从庚问啊,毕竟将谢宣的尸首从梅州带回长安的人是李从庚,李从庚才是离谢宣最近的人。
迟意将裴翎送回裴府,特意在李府门口等李从庚。
同样是谢宣之友,他与李从庚之间竟未曾说过几句话。
“迟将军,有何贵干?”一道声音打断迟意的沉思,他蓦然抬头见李从庚站在离他不远的地方,正微微凝着眉打量着他呢。
“李中书,我来请你看场戏如何?听说你是熙州人,一定会喜欢那里的戏的。”迟意邀请道。
李从庚意味深长的看了他一眼,点头同意了。
二人包了一个方便说话的齐楚阁儿,迟意点了一出《四郎探母》,李从庚点了一出《李陵碑》。
二人看过对方点的曲目后都轻轻扬了扬眉脚,脸上的表情有点耐人琢磨。
迟意挥退齐楚阁儿的侍儿,自斟了一杯茉莉香茶问道:“在李中书眼里,谢宣是个怎样的人?”
“迟将军想说什么?”李从庚不答反问道。
“没什么,只是随口问问。”迟意说道。
李从庚给自己斟了一杯君山银针,细腻如玉的定窑白瓷六瓣葵口杯,清浅的茶汤香气盈人,他轻拈茶杯啜了一口茶汤说道:“谢宣在我眼里是什么样的人不重要,关键是迟将军想要听到什么答案。”
迟意最怕的事情之一,跟文官打交道,绕来绕去绕的人头晕,他坦白道:“我想听最真实的。”
“我虚长谢宣一岁,忝为兄长。”李从庚道。
“仅此而已?”迟意难以置信的追问道。
“仅此而已。”李从庚重复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