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唤十万大学生保卫大明 第8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早些时候她已经通知了户部要制作这些衣服,但不管是银锋还是普通时装,加起来能有十万件,缺少现代的纺织工具,单靠人力,就是织布机踩冒烟了,也很难在短时间做出十万套服装。
  这也是为什么古代打仗在战前一般要经过一定时间的准备。
  毕竟几十万人拉出去,吃喝拉撒都得考虑到,这可不是一个小工程。
  英宗御驾亲征所带大军二十万有余,是瓦剌兵几倍之多,最后之所以会落得一个惨败的下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些准备工作没有做好。
  正常情况下,一支二十万大军的部队出征,准备粮草之类的东西就需要半年的时间,而英宗从决定出征到正式出发,仅仅用了三天的时间,不可谓不紧急。
  士兵们还没有跟瓦剌遇上呢,粮草就先不够了,这是行兵的大忌,再加上王振的错误指挥,最终促成了这场惨败。
  看来她得想些办法,提高生产效率了。
  李云卿在纸上把这些想法记下来,起身走到门口放松一下身体。
  迎面却看到由马恭带头的一支锦衣卫队伍从她家的门前经过浩浩荡荡地往前去了。
  马恭骑在马上,路过她的时候,还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仿佛在……挑衅。
  看着马恭的背影,李云卿心中突然有了一股不好的预感,她好像忘记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但到底是什么,无论如何也想不起来了。
  门边的小厮一句话惊醒了她,“要是王振没倒台,绝对是去找王振的。”
  王振先前在朝时风光无限,就连内阁首辅和皇亲国戚见了他也得尊称一句“先生”或者“老师”。
  原因无他,王振给还是太子的朱祁镇当过老师。
  人家皇上都管他叫老师,就算你官阶再大,还能大过皇上?
  虽然大家嘴上这么称呼王振,但其实心里都是嗤之以鼻的。
  很好理解,大家都是寒窗苦读那么多年,又经历了重重大考,经过一层一层选拔才上来的人才,你王振一个没什么文化,为了荣华富贵,不惜切了命根子的人却因为抱上了皇帝大腿而小人得志,大家自然看不惯了。
  现在国家都因为王振一个人陷入危险,他是万死不足惜,因此大家想怎么骂他就怎么骂他,就连李云卿家门口的小厮都敢直呼他的大名了。
  李云卿恍然大悟,她在意的倒不是小厮怎么称呼王振,而是她终于知道自己那股不好的预感从何而来。
  她忽略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朱祁钰只给王振、马顺等人定了罪,但王振的家还没抄呢。
  要知道王振和马顺走得极近,锦衣卫里也有不少王振的人,现在派锦衣卫去抄王振的家,领头的还是马恭,这不就相当于自己去抄自己的家吗?
  到底能抄出什么不用想都知道。
  然而现在跑去皇宫请朱祁钰收回成命已经来不及了,就算朱祁钰真的能答应她,她这一去一回的时间马恭想要什么肯定已经拿到了。
  廷益现在还在城外安置流民,一时半会儿也过不来。
  这该如何是好呢?
  对了!
  李云卿一拍大腿,她忘了还有天兵呢。
  ……
  晚上九点,a大。
  赵文骞正端着盆和两个室友一起去洗澡。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