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89 苏老师的总结(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学生们很喜欢这种授课方式。
  在剑桥基本上只有学术研究的时候,学生和老师教授之间才会有如此亲密的交流。
  更多的是一种传授式的教育,毕竟在一群顶尖的学生中,只有更出类拔萃的人才会赢得学校的关注。
  中国留学生们感受到一种亲切感,在国内读书的时候,经常会遇到老师抽人起来回答问题的情况。
  苏伟接着问:“还有人愿意分享你们对成功的认识吗?”
  一位带着眼镜的男生起来说道,“苏伟老师,我可能对自己要求很高,在我的世界观中,我觉得只有对人类社会做出贡献的人才能算作成功!”
  礼堂内传出了一些不好的声音。
  比如嘘声。
  有人感觉到他说的话太大了,有点故意在寻找存在感和抬高自己显的与众不同一样。
  人的心思是难以揣摩的。
  苏伟清楚嘘声从何而来?
  的确,或许在一百个人中,只有一个人会有他这样伟大的想法。
  所以他就会被剩下的99个人当作异类来对待。
  苏伟首先肯定了他的想法,不知道他以后能不能像自己表达的一样在实际中做出伟大的事情?但是现在他需要一份鼓励。
  苏伟鼓励道:“我很欣赏你的价值观,你的想法好像脱离了世俗一样,但又高于世俗。
  对于你这样的想法,或许很多人不理解,觉得你在夸夸其谈。
  我想说的是,你提到的成功可以算作一种成功,但是前提是你做出实际事情来,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同。
  中国有个成语叫做坐而论道,意思是只靠脑子想、嘴巴讲大道理,放在实践中,看不到一点成果。
  用唯物辩证法讲,有点过于脱离客观实际了,过分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
  但是我希望你坚持自己的价值观,做力所能及的事情,问心无愧!”
  学生们能够听得出苏伟老师在给他鼓励,同时也在为他辩护,不至于被其他人唏嘘。
  前排的学校老师和领导响起了掌声,陆陆续续学生们也跟着鼓掌。
  一方面是对刚刚那位同学的鼓励,另外一方面是由衷的佩服苏伟的逻辑思维能力。
  苏伟看了一眼时间,“还有15分钟,我们再请一位同学分享一下,然后我来做总结。”
  最后一个名额的机会了。
  很多人抢。
  在礼堂里传出了一个非常响亮的声音,“祖国!”
  苏伟听到这两个字,视野随了过去。
  “这位同学,你能重复一下你刚刚讲的吗?”苏伟说。
  “苏伟老师,我觉得走到任何地方,保持着一颗爱国之心,守护故土之心,就是一个成功的人!”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