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时青卓闻言,自朝臣中越出,向皇帝叩首后道:“正是。臣昨日与那些人曾交手。他们极其谨慎,却从身法上能看出,应是边塞一带的人。边塞与甘州接壤的,近些年与我大周又屡有摩擦的,便是枢兰。”
  谢泓凝神道:“这便是了。”
  “那日臣情急之下前去援救圣上,亦是发现来者有枢兰口音。”
  “枢兰地处边塞,行事一向粗放。”
  “且臣那日注意到,虽有恶熊伤人,但枢兰贼人并没有刻意屠杀我朝臣。”
  段首辅道:“谢学士说笑,我大周自有百年巍巍气韵,怎是枢兰贼人敢靠近的。”
  皇帝正在凝神听,猛地被段元辅这一句打断,有几分不耐。
  谢泓则是并无受到影响,从善如流道:“元辅大人说的正是,枢兰并未刻意伤人,自然是仰仗皇上天恩。”
  “故我见方才大理寺提出内臣脚印,再联合时小将军的判断,却有一思。”
  “谢爱卿请讲。”皇帝的眉目方才舒展些。
  “此番变局,却令臣想起那日京中画舫火烧一案。同样是并无朝臣死亡。”谢泓道。
  “费劲周折深入内廷,却只将事情闹得人尽皆知。只可能说明,来者的确不想屠杀。他们自然有其目的,那只可能是为利益。”
  “我见此事,像是某种警告。”
  “前些日子与枢兰谈判,我并不在场,但能猜得对方有些用意不宜在朝堂之上明示。”
  “譬如以当地黍麦要挟我朝马匹,诸如此类的要求。见我使臣不应,便出此下策警示。此事前朝并非无先例,已有史书记载。元扬三年有类似事件发生,同样是应对枢兰。”
  谢泓立在朝堂上,却有许多人露出了然神色,微微点头。
  文臣们或许短时间无法想到此事与史书的联系,但一旦被谢泓点出,却是也都纷纷忆起,赞同他的意见。
  人群之中,任丘额头已经渗出细细密密的汗。
  他左右偏头看了一下,方低头抬袖,欲要揩掉却又收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