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木门通古代 第78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林回星让姚老翁在院子灶屋找了一块稍微平整的木板,洗干净后在上面均匀地刻了约莫十五厘米长的刻度。
  按照这个刻度把木筐里的豆腐都切割好后,林回星上手掂量了一下,这么一块四四方方的豆腐约莫两斤半左右
  “按照这个大小,一块豆腐卖一个大钱。”
  林回星刚才已经在心里算过了,他们泡了大概三十斤豆子,去掉之前他们喝的豆浆喝吃的豆花后,现在是正好三十二块豆腐,约莫八十斤豆腐。
  按照现在粮铺大豆的价格,三十斤大豆的价格约莫十二个大钱。
  要是按照林回星的定价,这八十块豆腐卖出去后,姚家人就能挣六十八个大钱。
  当然了,这里面是不包括人力、柴火和石膏钱。
  姚老翁常年在码头搬货,也能简单地算一些章,他在心里略微算了一下,发现他们要是每天都能够卖完这么两筐豆腐,就能有约莫六十个大钱的赚头。
  就算除开要给林回星的三成利,那也还有四十几五十个大钱。
  对于日均收入不到十个大钱的姚家人来说,这绝对是一个值得让他们欢欣雀跃的数字了。
  林回星却不觉得这做豆腐有多能赚钱,就这么两筐豆腐,从磨豆腐到做豆腐,怎么的都要花上两个时辰。
  虽然这活不用姚家人全部出动,但也至少需要两个人做。
  今天他们一早磨豆腐都完了,各种耽搁下来,现在都下午了。
  要是之后姚家人自己做了,还得半夜就起床点着油灯做,唯有这样,才能赶上一早的早市。
  永国可不比现代,超市菜市全天营业,什么时候去都能买到菜。
  这里卖菜就得是早市,天一亮早市就开始人来人往了,县城的女眷们也习惯在早上买够一家人一天所需的小菜和肉食。
  姚老翁他们要想豆腐卖得多,就得早早地做好豆腐。
  可以想象,要是遇到生意好,他们或许能够早早地卖完豆腐回家补觉,要是生意差,他们还得挑着豆腐去城外那几个大的村子和庄子里面买豆腐,这一来一回,天都快黑了。
  就算是是这样,回家稍微睡上两三个时辰后,他们又得起来磨豆浆,做豆腐。
  想到这种生活,林回星就提姚家人觉得累。
  然而姚家人自己却不当一回事,给林回星留下四块豆腐就全家出动卖豆腐去了。
  知道普通老百姓都舍不得花钱,姚老翁他们出门之前,林回星还不忘提醒道:“也别只收钱,要是有人愿意,你们也可以收粮食,反正按照比粮铺稍微便宜一点的价格收也是有得赚的,就说这豆子现在便宜,你们可以两斤豆子换一块豆腐嘛。”
  一块豆腐两斤多,绝对用不了一斤黄豆,就算只换两斤,姚家人不也还有百分之五六十的赚头。
  怕姚老翁他们买不走豆腐,林回星还把自己知道的豆腐做法都告诉了他们,让他们回头把这些烹饪方式教给客人。
  豆腐这玩意儿物美价廉,一个大钱就能买这么大一块,就算不加配菜,也够煮一大盘了,但凡安平县的人尝过一次这豆腐的味道,以后肯定还会再买的。
  对此林回星还是很有信心的。
  林回星又叮嘱了很多,比如让姚老翁他们卖豆腐的时候记得叫卖。
  为了以后的口碑,林回星还让他们把豆腐叫做姚家豆腐。
  虽然林回星之前在安平县乃至青山郡都没有见过豆腐,但是一种食物出现后,很难把做法牢牢地抓在手里。
  为了避免以后有同行出现,林回星决定先给豆腐起个名字,这样就算以后豆腐的做法泄露出去了,他们占着时间优势,只要价格上不输太多,客人们总归是更加愿意来姚家人这里买豆腐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