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庶女生存手册 第50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个明显比那个要圆滑成熟得当,看五官分布也已长开, 徐宁很怀疑他谎报了岁数,指不定已年过二十,听说戏班子里是年岁越小越吃香的。
  举止也没有半分羞怯,反倒于含蓄中透着股任君采撷的意味, 徐宁很怀疑,即便邓太后要收这乔官当面首, 他也会慨然同意,被富婆看上是多好的事呀。
  可惜邓太后并没有那种意思, 并非心有余而力不足, 而是, 她对先帝还是挺有感情的——当初正是先帝爷从一众知书达理色艺双绝的闺秀里挑中了她, 使她脱离苦海,她又怎会不感激这番知遇之恩呢?
  如今不过找找乐子,看着这些花朵般娇艳迷人的面孔, 让她想到自己年轻时的岁月, 苦乐交织的、难以忘却的回忆。
  徐宁也打算顺便沾光,这就跟现代的明星握手会差不多, 能在戏班子里熬出头的,多少是个角儿,这么近距离的接触多么难得。
  然而还不待她伸出咸猪手,太监那句皇上驾到就把她吓得缩了回去,赶紧屈膝行礼,再不敢胡作非为。
  景德帝瞧着倒觉可乐,老五这媳妇胆子可真不小,竟调戏起伶人来了,就不知老五背后作何感想。
  徐宁实在冤枉,她才刚起了点贼心有木有?连毛孔都没碰到哩。
  景德帝命其起身,对邓太后笑道:“朕听闻慈宁宫热闹非凡,如今瞧着果然不一般。”
  邓太后懒得睬他,一看便知有人告状,否则皇帝岂会白跑一趟?
  宫里就是这点讨厌,她堂堂一个太后都不能找点乐子,举动都有人监视,这和以前被关在庄子上有何分别?
  景德帝知母后不愿自己扫兴,却还是耐着性子道:“母后要听戏,南府那里就有不少好本子,朕让他们天天排演,又何必……”
  瞥了眼抖得跟筛糠似的小旦,婉转道:“听这些村野俚语,不登大雅之堂。”
  无须细审,他也知道方才排的是什么,那罗帐就架在高台上哩。
  邓太后愈发面若寒霜,她当然知道儿子为她好,可她不是来听教训的。
  徐宁大着胆子道:“陛下错怪太后娘娘了,诗词有优劣之分,戏曲却无雅俗之别,阳春白雪、下里巴人,能让观众喝彩的便都是好戏。”
  景德帝淡淡道,“哦,这《入帐》也是?”
  声音里多了几分威严。
  徐宁并未害怕,反倒暗戳戳想着,您一口叫得出名字,莫不是自己也私下看过?
  当然她没拆穿,只从容道:“自然,饮食男女人之大欲也,有何污秽可言?西厢、牡丹,京城几乎人人都能传诵,里头也不乏两情欢好之语呢。”
  按老学究的标准,这两部是否也该被贬为低俗?那世上简直无戏可听了。
  邓太后来了底气,没错,凭什么那些贵妇喜欢的就是好的,她听的就是坏的?简直毫无道理。
  景德帝没见过这么会诡辩的人,大部分一见到他就吓得两腿发软了,哪还能振振有词?老五那笨嘴拙舌的,娶的媳妇竟是这般。
  景德帝不与她争辩,而是另换了个话题,“方才你要做什么?”
  别以为他瞧不见,儿媳妇的手快伸到那小旦脸上去了,得亏儿子生得够俊,否则头上怕是会多出顶绿帽子。
  徐宁毫不心虚,“儿臣想知道他脸上油彩怎么画的,好为太后登台献艺。”
  景德帝道:“身为内命妇,一举一动皆为臣民窥探,当谨言慎行。”
  这话也顺便点了温妃,可见景德帝对戏彩娱亲其实是不太认可的。
  徐宁道:“郭巨埋儿奉母,董永卖身葬父,尚且为后人所称道,只是演几出小戏便可令太后娘娘舒心,开怀畅意,有何不可呢?”
  景德帝被怼得哑口无言,这样看,好像确实不算什么大事。比起李凤娘那回当庭献舞惹出的麻烦,徐宁只是关起门来自娱自乐,似乎还显得克制多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