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成为雍正妹妹之后 第681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在宫中一辈子的乌雅氏也不会主动提让弘历他们回去,当初废太子是主子,就不该抬举直郡王。这时候弘晖地位稳固,就不该抬举其他皇子,要不然最后斗的浑身是血的就是她的子孙。
  婆媳两个齐齐叹气,乌雅氏就日夜不停的求菩萨保佑雍正身体健康。
  而弘历是真的着急回去,京城这个时候热闹着呢,浑水摸鱼的好机会就在眼前,他是白看着这机会就是抓不住,整个人都非常急躁。
  看着他这么急躁,他家里的妻妾表现的不一样,像是苏氏金氏这些人就当不知道,毕竟她们是侍妾,哪有侍妾帮着主子出谋划策的。
  但是高氏就能帮着他出主意,先是弄了几条大鱼,请祖母吃鱼。乌雅氏高高兴兴的吃了,吃完后弘历问:“您觉得这鱼的味道怎么样?”
  乌雅氏说:“味道鲜美,比平时吃的都好些。”
  弘历就说吃鱼肉好,就自动请缨把剩下的鱼送回京城孝敬皇父。
  就这点儿小心思乌雅氏怎么能不知道,乌雅氏就说:“不用那么麻烦,现在正是三伏天,热得很,你来回奔驰热坏你怎么办?再说了,你老子那人你又不是不知道,他爱吃素,这些肉别给他送去了,送去了也不吃,不如咱们祖孙几个带着孩子一块儿吃了,放心,他不会因为这一口吃的生你的气。”
  一计不成,高氏又给他出了一计:装病!
  弘历没采用,因为弘历看出来了,老太太不想让他回去。老太太在圣祖爷的后宫里出人头地养了自己的孩子,又养了敬敏皇贵妃的几个孩子,最后做了太后,那是人精里的人精,岂能看不出自己的想法,这时候再折腾,不过让老太太笑话。
  虽然不甘心,还是听从了嫡福晋富察氏的建议,老老实实的孝敬祖母嫡母,这就是大功一件。这个时候搅和进去说不定还会落下一身腥。而且此时大家往江南塞人,但是江南这地方很邪门,过几年要出一次事儿,等下次出事的事儿皇父追究起来没自己的锅。
  于是他只能摁下不甘心,老老实实的在这里陪着长辈们。
  第677章 江南事
  对于这段时间的苏州百姓来说,这段日子非常热闹。
  先是一群外地的官儿被拉来,很多人连行李都来不及带,换洗的衣服都没有,来了直接塞在了衙门里。衙门几乎是空的,官员和胥吏好多都被带走了,这些官员两眼一抹黑,什么都不知道。甚至一些衙门里只剩下一些守门的门子,让这些官员觉得整个人都麻了。
  接下来就是京城的船队到了。和这些匆匆来到这里的官员比起来,京城来的官员非常体面,很有威严和排场,人家来的时候除了大包小包的行李外,还有很多箱子,浩浩荡荡的船队铺满了码头,还有很多船直接去了别的地方,压根没停留。
  随着京城这边的船队陆续抵达,就算是街边的一只猫都能感觉到日子不一样了。
  先是在城门口公示了逮捕富商的罪状,这些人的名字下面,罪名密密麻麻,贿赂官员的事儿每个人都有,偷税漏税必不可少,通过一些官员和胥吏交代,欺压百姓的事儿多到写不完把城门口两边的城墙上贴满了公示。就这样,还有不少人在不停地告状。本地衙门因为缺少人员都没有参与审理中,受理案件的是京城的刑部和户部。之所以有户部,是因为这里面有很多也是银钱方面的罪行被揭露出来。
  海棠的属官和八旗官学的尖子生们都被拉去审查各处的状纸,将状纸分成几大类。分别是东家和雇工矛盾引发的劳资案,商人和商人之间买卖时候的经济案,官商勾兑的行贿案,一些百姓和这些富商之间的民事纠纷案。
  除了大量阅读状纸建立卷宗之外,还有对这些富商家产的审查,这部分是户部在参与,查封的时候有些银钱找不到下落,这就牵扯到了黑钱庄,也就是不受监管的秘密钱庄。这就要让弘阳带人来走一趟。
  除了这些,还有刑部和神武门侍卫一起审理这些富商的书信,包括他们自己编排的《家事》集,以及他们费尽心思弄来的“投名状”。
  樊氏写下的投名状被海棠抽了出来,樊氏本来就是海棠跑出去的鱼饵,所以这时候她的字据是要抽出来销毁的。
  海棠当着她的面把这投名状烧毁,对她的奖励就是:“你家四个孩子,给你两个名额,挑两个机灵的孩子跟着钱庄总号的人一起当差吧。”
  樊氏再三感谢,看着投名状彻底化成了灰才算是松口气。
  自从海棠的这些属官们来了之后,海棠就发现办事儿快多了,各处都顺心顺意,做事如臂指使。
  在海棠查阅劳资纠纷的时候,神武门侍卫开始审问吴老爷。
  这十多天下来,吴老爷整个人很狼狈,胡子拉碴,衣服皱巴,戴着手铐脚镣被带到了审讯室。
  他一开始没有被审问,因为单独关押没有受到审问,他以为是外面的官员想办法救他,毕竟他手里握着很多人的把柄,所以“投名状”就是把柄,只要这些把柄在手,自己就能逃过一劫。
  然而一直在等,也没人和他说外面的事儿,他一开始还闹着要见一些官员,听说是京城的勇王庄王勤王三位亲自办案,他心想糟了!
  闹着又要见这三位亲王,原因很简单,他接触过京城的贵人,知道靠着钱是能买通他们的,他自认为自己是有价值的,只要他这个时候全心全意地投诚,就必然会得到一线生机。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