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了康熙 第762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朝廷里的大小官员们,就把更年长的王顼龄唤作王老中堂,王掞则为王中堂。
  在追随玉柱之前,文德纳仅为宗室御史衙门的九品笔贴式而已。
  短短的十余年间,随着玉柱的青云直上,文德纳也跟着鸡犬升了天。
  如今的文德纳,已由正三品的直隶按察使,升为署理内阁学士,掌内阁之典籍厅。
  内阁学士,从二品,例加礼部侍郎衔。
  内阁所属之典籍厅,分为南北二厅,其职权范围,大致相当于内阁办公厅。
  为了削内阁之权,老皇帝故意没给内阁铸印。
  所以,内阁的对外行文,一律用典籍厅关防。
  说白了,内阁的大印,被掌握在了文德纳的手心里。
  玉柱从不结党营私。但是,既为名正言顺的内阁首相,他就必须掌握住内阁的印把子。
  不然的话,马中堂、王中堂等人,皆可随便用印对外行文,成何体统?
  在前明的司礼监里,只有掌印的魏公公,才有资格被人恭维为:九千岁。
  在其位,谋其政,名正言顺也!
  玉柱刚坐进内阁大堂,王掞就来找他,不用问,肯定和废太子胤礽有关。
  如果是寻常的一、二品官员,玉柱完全有资格避而不见。
  但是,王掞不是一般人。
  早在康熙九年,王掞已经考中进士,选了庶吉士,其科名远在玉柱之前。
  这且罢了,康熙三十年,玉柱年仅虚两岁之时,王掞已被超擢为从二品的内阁学士。
  到了康熙五十一年,王掞正式入阁拜相,并一直连任至今。
  这等资历深厚的老中堂,玉柱若是避而不见,必然会授人以柄。
  到那个时候,清流言官们的弹劾折子,绝对会把玉柱淹没在口水的海洋之中。
  玉柱略微整理了一下衣冠,快步走出内阁大堂,亲自下阶相迎。
  王掞负手而立,背对着内阁大堂的正门,显然是想摆老资格的谱。
  “哎呀呀,颛老前辈,晚辈迎接来迟,还请多多恕罪啊!”
  玉柱完全不计较王掞的倚老卖老之举,客客气气的长揖到地,执礼甚恭也。
  因其位次于玉柱,玉柱索性不称官职,而尊他是科场前辈。
  王掞,字藻儒,号颛庵。
  堂堂大清首相玉柱,客气的唤他颛老前辈,就像是张之洞被尊为张香帅一样的倍有体面。
  “玔卿啊,汝可知,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乎?”王掞一张嘴,就故弄悬虚。
  玉柱差点笑出了声,尼玛,在真佛面前,故意装神弄鬼,有意思么?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