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了康熙 第704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说正经的,玉柱若是真厌恶了田从典,他有一百种方法,可以把田从典收拾的死去活来。
  又何须孙渣济递刀子?
  “玉相国……”田从典不服气,还想争辩。
  玉柱摆了摆手,异常冷淡的说:“田尚书,等你当上了摄政王,再来教我做事,好么?”
  在大清的官场上,上级称呼下级,略尊重一些,就是田公。想拉近距离,就称呼表字。
  田尚书的出现,代表了玉柱的不悦情绪。
  而且,更狠的是,整个大清朝,最忌讳的三个字,就是摄政王。
  玉柱故意把田从典和摄政王挂上了勾,这已经是极其严厉的警告了。
  “你……”田从典涨得老脸通红,显然是,气得不轻。
  但是,玉柱的说法,非常有技巧性,即使拿到老皇帝的跟前,也站得住脚。
  哦,管部的相国,居然要听田从典的摆布,那还管个鸡毛呀?
  “哼,老夫失陪了!”田从典不顾官场礼仪的拂袖而去。
  孙渣济心里大爽,嘿嘿,姓田的,你竟敢当众得罪玉柱,擎等着挨整吧!
  等田从典走了后,孙渣济故意义愤填膺的嚷道:“田从典太猖狂了,请相国允了卑职,明折参他!”
  玉柱微微一笑,孙渣济明面上,像是帮他出气,实际上,是想把他架到火上烤。
  大清官场上的规矩,新官上任之后,总有一段时间的不纠责期。
  所谓不纠责期,指的是,新官到任后,少则三月,多则半年,因为不熟悉业务或流程,所犯的错误,可以网开一面,不予追究。
  实话说,这是一种很接地气的潜规则。
  弹劾的折子,其实分为密折和明折。
  弹劾的密折,指的是,私下里写折子,向老皇帝打小报告。
  老皇帝若是在折子的末尾,留下了很深的指甲印,再公开上折子,指名弹劾。
  照大清朝弹劾制度,凡是被明折弹劾的重臣,都必须停职在家,等待进一步的查实。
  说白了吧,老皇帝想整谁,只需要做一些暗示性的动作,则必有明折弹劾谁。
  当年,索额图集团的垮台,就是从明折弹劾开始的。
  没办法,御史言官们,都是老皇帝豢养的恶犬。
  老皇帝想整谁,言官们各凭揣摩上意的真本事,主动递刀子上去。
  递对了刀子,升官发财。
  递错了刀子,跌入万丈深渊,也别怨恨任何人。
  毕竟,路都是自己选的嘛!
  老电视剧《雍正王朝》里,孙嘉诚选错了时机,贸然弹劾了年羹尧,最后反被年羹尧弄死了,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