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三,缓和矛盾,统一中原。清军入关时,犯下了“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种种血案,手段极其激烈。顺治亲政后,积极实施政策缓和官府和百姓的矛盾,起到了显著效果。】
  【而对于明末的一些抗清将领,他也不再一味的镇压,而是采取分化招抚等措施,反而效果显著。最终在他的主持下,清朝收复了除台湾外其它的大陆领土,实现了中原统一。】
  扬州十日?
  嘉定三屠?
  对于这两个听起来就很不舒服的名词,朱元璋眯紧了眼。
  蛮子就是蛮子,入主了中原竟然还搞出这种惨绝人寰的事。
  正如蒙元,就算进了中原,也终究是坐不稳的。不仅仅是同汉人的矛盾,哪怕是他们自己之间的关系也分崩离析。
  这种情况一度让当皇帝成为最危险的事。甚至有个儿皇帝七岁即位,不过四十几天就被人害死了。
  他倒是很想知道,这位顺治帝用了什么办法,让两个民族的矛盾得到了“缓和”!
  【第四,满汉一家,民族融合。清朝刚刚建立时,民族矛盾极其激烈,尤其是满汉矛盾尤甚。或明或暗有着无数支起义军,反对清朝建朝。】
  满汉一家?满?满族?
  果然不是蒙古。
  只是,这“满族”他现在也没听过呀。到底是哪里的部族。
  朱元璋皱了皱眉。
  【鉴于此,顺治帝在联络拉拢蒙古贵族和其它部族贵族的同时。力争缓和汉族对他们的敌视。除了大力推行汉文化外,还亲自祭拜孔庙,并通过科举选取了大量汉族官员。】
  祭拜孔庙,选择汉族官员?
  朱元璋的脸色有些难看。
  果然,果然这些书呆子的骨头是最软的。
  一场科举就把他们给收买了!
  可恶,实在是可恶!
  【通过这些举措,民族矛盾果然得到了大幅度缓和,通过对文化的认同,清朝建朝也在同时渐渐获得民众认同。而大量汉族官员的诞生,也让朝局日趋稳定。】
  听到这里,朱元璋的脸色更沉了。
  这个顺治皇帝,不愧是被天卷专门盘点的人。的确是有他过人之处。
  这就是——杀人,诛心吧!
  【第五,采纳忠谏,不拘满汉。顺治效仿唐太宗李世民,虚心听取谏义,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对进谏的官员宽容厚待。为后来的清朝皇帝起到了表率。】
  【也正是这个原因,在他之后的几任清朝帝王对大臣提出的谏义都非常认真的对待,很是连续出了几位兢兢业业、奋发图强的皇帝,出现了所谓的“康乾盛世”。】
  听说是效仿自己,唐太宗的嘴角总算是向上扬了扬,微微点了点头:
  “正是如此。有魏相在,他就像是朕的一面镜子,让朕时时三省吾身。而这位顺治帝,身旁也定有这种人才吧!大才,真是大才呀!”
  乾隆听到后世竟然有“康乾盛世”这个词,一时间只觉得自己此生没有枉费,总算是老怀欣慰的向上扬了扬嘴角。
  也就在这个时候,却见帝王苑中有人说话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