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秦始皇看在眼里,没有说,隐隐猜到了什么。
  亲政之后的福临,也才年仅十四岁。
  福临将死后多尔衮的爵位、封号、庙号等全部削除,并抄家。
  其后几年,福临开始兢兢业业的治理国家,采取了停止圈地、放宽逃人法等一系列缓和民族矛盾的措施。但却处处受制,主要原因就是其身边没有一支强有力的政治势力。吸纳中原文化的计划,只能暂时搁浅。
  后来,福临问群臣历朝历代哪个皇帝最优。
  陈友夏说唐太宗。福临摇头,觉得明太祖的各种立法有利于后世,决定延续明朝制度。
  陈友夏小声bb:那你还问我干鸡毛。
  再后来,福临设立十三衙门,谕戒宦官干政,所设太监级不过四品。
  福临还有个十分宠信的歪果仁官员,就是信奉天主教的德国人汤若望。
  汤若望历经明、清两朝,当年就是受朱由检之命,造出的大炮。还写了《火攻挈要》,是当时最具权威性的著作。
  1657年,福临开始接触僧人,成为了佛教信徒。这才慢慢疏远了天主教的汤若望。
  三年后,独宠之妃董鄂妃离世,福临悲痛欲绝。
  再加上,这些年治理国政,让福临感叹自已和朱由检是一对异世知已,皆有君无臣。
  于是福临觉得凡尘已无留恋,剃度出家了。
  给福临剃头的是一个法号茆溪的和尚。
  然后茆溪的师傅玉林通琇禅师赶来,气得吹胡子瞪眼。立马叫人架起了柴火,准备烧死茆溪。
  紧接着,玉林通琇禅师就叽里咕噜一大推,给福临讲大道理。
  光头天子福临也不是真的被说服了,而是为了救茆溪。于是答应以国家为重,并且重新蓄发,不出家了。
  茆溪也因此没有被烧死。
  公元1661年,福临感染天花,命不久矣。召来大臣,一番商讨之后,立三皇子玄烨为太子。
  然后福临就病逝了,终年24岁。
  ...
  王莽:“你确定你讲完了吗。”
  福临:“讲完了。”
  王莽上前一步,眼睛直勾勾的盯着福临。
  这让福临有些不适:“干..干嘛。”
  王莽:“留发不留头,你为何不说。扬州十日你为何不说,嘉定三屠你又为何不说!!”
  福临心中一颤,后退一步:“我..你怎么知道的。”
  皇太极蹙眉:“我不是都跟你说了吗,知无不言,言无不实吗!”
  福临:“我..我那时候还是个娃娃,都是摄政王干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