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652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船队浩浩荡荡地顺着阿拉伯河而上。
  阿拉伯河是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交汇而来,河流宽阔水流量庞大,成为了古巴比伦文明的发源地。
  中东地区几乎一切的商业活动都离不开它,除了连接着波斯湾以外,同时还连接着小亚细亚半岛和亚美尼亚高原,辐射了大半个中东地区。
  因此河上除了往来成群结队的船只以外,沿河两岸还有大片村庄,栖息在广袤的平原上,灌溉农田,滋养着一個个古老的文明。
  谭文学、章有为等人每日站在船边眺望,随船的记录人员把沿途一切都写下来,将成为东方文明研究西方文明的资料。
  又是数日之后,到了六月下旬,历时接近四个月,以平均每天约100公里的速度,行程一万三千公里,终于到达了大宋使节团的最终目的地——阿拔斯王朝的首都巴格达。
  是的。
  这里在名义上依旧是阿拔斯王朝。
  在公元11世纪中叶,中东地区的格局主要被几大势力瓜分。
  红海两岸以及地中海南岸海滨为法蒂玛王朝,主体为后世埃及,并有沙特阿拉伯红海海滨部分,以及利比亚和突尼斯海滨部分。
  然后后世伊拉克部分被白益王朝控制,南面的沙特阿拉伯没有建立起王国,处于荒无人烟的沙漠地区,有部分贝都因人游牧部落在其中艰难生存,其中一部分建立了阿曼与也门两个国家。
  后世伊朗部分原本也属于白益王朝,被新崛起的塞尔柱帝国侵占,此时包括伊朗、阿富汗以及北面几个斯坦的大部分领土都归属塞尔柱帝国。
  巴基斯坦部分则是曾经中东霸主伽色尼王朝,被崛起的塞尔柱帝国赶到了印度北部。
  地中海东面,也就是后世土耳其为东罗马帝国,也称为拜占庭帝国,之后就是格鲁吉亚、阿塞拜疆、摩苏尔、阿勒顿等几个小国。
  不过除了北面的东罗马帝国以外,这些势力基本上都是从阿拔斯帝国分裂出来,名义上是奉如今阿拔斯王朝的哈里发卡姆为主,但实际上卡姆只有宗教领袖的地位,而没有了实权。
  现在巴格达被白益王朝掌控,因此目前巴格达有两层含义,一是白益王朝的首都,二是伊斯兰教的文化名城。
  这里有大量宗教派系在此活动,各家学说在这里传播出去,各大派系相互讲学,光宗教学校就有三十余座,在当时与开罗、科尔多瓦并列为伊斯兰教三大文化圣地。
  大宋使节团一行人一边听着翻译的介绍,一边站在船头眺望。
  就看到巴格达果然是一座气势雄伟的城池,面积非常大,城内密密麻麻,建起无数大大小小或尖顶、或圆顶的夯土房屋。
  房屋建筑样式颇具中东风格特色,底格里斯河码头沿岸到处都能看到来往的商船,岸边摊贩林立,大量手工制造业者把自家的地毯、香料、丝巾、陶制品拿出来贩卖。
  船队的抵达引得很多人驻足观望,码头一时间人山人海,很多人站在河边伸长了脖子好奇打量。
  自从去年塞尔柱帝国吞并了白益王朝位于波斯湾东面的领土之后,白益王朝的商业就每况日下,已经很久没有出现过这样大规模的商船了。
  很多人纷纷猜测是哪家的大商人有如此大的手笔。
  只是很快就有人认出这似乎不是阿拉伯人的海船,有见识的立即就发现这些都是清一色大宋的海船,一时惊叹于这莫非是有大宋的远洋商人来到了巴格达?
  虽然阿拉伯人会从大宋购买船只,然而大宋的海船价格非常昂贵,并且也只有远洋商队才能用到。
  能够远洋的商队本就是阿拉伯帝国最富裕的商人之一,而能够买得起大宋海船的更是凤毛麟角,即便是买大宋的海船,最多也就十几艘。
  这些所有的船只全都是大宋海船,其中还有一艘竟然是铁甲船,显然就已经不是阿拉伯帝国任何一名大商人能够做到的事情。
  因此一些聪明人马上就意识到很可能是大宋的船队过来了。
  这下码头就更热闹。
  “这些船只怎么以前没看到过?”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