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645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而在与国王一同接待的人群当中,一批僧侣贵族站在最前面。
  后世学过高中历史的都知道,这就是印度的种姓制度。
  在如今的公元11世纪中叶,已经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印度教早就生根发芽。
  这个宗教前身为婆罗门教,产生于公元前1600年左右,当时我国甚至还处于商朝灭夏朝的时期。
  随后古印度千年文化当中,佛教与耆那教也渐渐诞生。
  然而印度统治阶级却不断打压佛教和耆那教,积极推广印度教,最终让印度教成为如今印度半岛最大宗教。
  原因也很好理解。
  就像儒家更适合统治阶级统治一样,印度教这套种姓制度的理论也十分适合统治阶级,帮助他们维护统治。
  只是区别在于东方帝国讲究君权天授而不是君权神授,所以君权不受宗教束缚。
  而印度和西方基本上都是君权神授。
  如基督教、印度教的主教、僧侣地位远远高于国王,虽然只是名义上,却也足以证明西方当时的封建思想比东方更为严重。
  因此此时朱罗王朝以婆罗门为代表的布里哈迪斯瓦拉寺庙长老僧侣,以刹帝利为代表的国王权贵,就成为了两大迎接大宋使节团的集团。
  他们站位泾渭分明,僧侣们人少但却站在了队伍最前面,双手合十,穿着简单的僧袍,脸上露出祥和的表情。
  大臣们则穿着华贵的服装,头上还包裹着布巾,非常严肃地站在一旁。
  众人进入王宫之内。
  王宫里面倒是颇为繁华,但尴尬的是他们没有桌椅,只有绳床。
  并且绳床也不是谁都能坐,只有国王和僧侣能坐,形状是个四方形有围栏的椅子,椅子缺了一角可以坐人。
  不过阇帝罗阇·朱罗一世令人准备了几张绳床缓解了尴尬,只是坐着让人有些不习惯而已。
  外交讲究对等原则。
  其余人权贵大臣都站着,僧侣和国王都坐着,而大宋使节团们也坐着,这种不对等的场面说不出的怪异。
  只是这是人家国家的礼仪,大家也不好说什么。
  等人都坐下,侍女用金子做的器皿将各种水果摆在了他们面前的茶几案上,还有各种咖喱、烤鸡、酸奶、果汁、蜂蜜以及各种糊糊。
  “尊贵的客人,这是我们王国最好的食物,国王陛下请大家不要嫌弃!”
  佛莲说道。
  众人面露难色,倒不是说那些用各种香料和葱姜洋葱之类弄的糊糊有多难吃,而是连筷子都没有。
  “额这怎么吃啊?”
  章有为低声问道。
  “好像用手抓。”
  谭文学想起了在礼部看过的一本书,记载过这边没有筷子,大家都用手抓,据说连他们上厕所都.
  “早知道从船上带几双筷子下来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