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611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项政策肯定不能完全解决关中人少的窘境。
  因为关中的问题是自然资源过度开发,导致森林减少、水土流失、土地无法耕作、自然灾害频发等现状。
  需要改变的不是人少,是恢复生态。
  但要想恢复生态,也需要人为的帮助,广种树木,多修缮河流之类。否则依靠自然变化,怕是得经年累月,旷日持久。
  所以必要的迁徙还是要有。
  很快到了八月份,大批粮食就运到了关中,送到了陕西两路各县仓库存储起来。
  而各县的仓库存粮则由当地县衙抽调民力,帮忙运送到边境。
  八月九日,已是中秋。
  辽阔西北大戈壁上,一支庞大的队伍正在徐徐前行,身后的人群或是骑骆驼,或是骑战马,排列出蜿蜒的长蛇。
  狄青骑在马背上,他的马腹有一个筒子,里面装着很多地图,旁边几名随从的马腹则装着大量的水壶,戈壁上水比钱重要。
  “相公,前方就是玉门关,那里目前就只有沙洲指挥卫队安置在那里的一支小队,出了玉门关后,就是西域了。”
  曹贤惠单手搭凉棚,借着中午的烈阳,对照着周边戈壁看后,最后指着西北方向道:“那边应该有一条河流,是远处天山余脉戈壁里流出来的河水。”
  “嗯,传令,去前面的河边休息,生火煮水,让每一個士兵和辅兵把水壶打满,哪怕是满的,也给我喝干净再装一壶。”
  狄青下令道。
  这里已经是西域边缘,可不是后世那个玉门市,而是敦煌市西北方向的古玉门关遗址一带。
  可以说出了玉门关,离他们最近的西州回鹘城池伊州,也就是后世新疆哈密市,都有三百多公里的直线距离。
  这就意味着他们将要渡过的是一片长达三四百公里的无人荒漠戈壁,如果不能准确地找到水源,那么对于大军来说,将是一场灾难。
  命令下达之后,后方庞大的继续前行,没过多久远远地在戈壁滩上就看到了一条小河。
  这条河与其说是河,不如说是小溪。
  作为后世疏勒河的一条支流,这里供应着玉门关基本生活用水,日久已经是秋季,水流量已经很小。
  大军陆续来到河边汲水,仅仅过了半天功夫,人喝马喂,下游就差不多枯竭。
  到傍晚时分,大军总算是休整得差不多,入驻玉门关外。
  此番狄青带了整整十二万人。
  其中战兵约有两万,其余十万人,都是征召的民夫和厢军。
  为此朝廷大出血。
  汉武帝灭匈奴,出动大军二十万,而随军押运粮草的民夫和辅兵则有五十万,总人数达到了七十万,这才出塞灭匈奴。
  唐太宗灭突厥,出动大军十万,随军的民夫达到三十万,史料记载“运十耗八”,可见后勤压力之大。
  而且最重要的是刘彻和李世民是不给工资的,这叫服徭役,朝廷最多管你两顿饭而已。
  大宋则是除了管饭以外,还有补贴和工资,属于雇佣性质。
  因而这一趟可就不止是浪费粮食,国库还得出一大笔钱,可以说光打这一仗,朝廷就得花数百万贯,颇有些得不偿失。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