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610节(3 / 4)
虽然束水冲沙肯定不能完全把故道堆积的泥沙冲走,目前也是治标没有治本,但等上游绿化做好,下游稳固好泥土,相信再过几十年,黄河将彻底平静。
众人正聊着黄河的议题,就在这个时候,门外有官吏进来,手里还拿着进奏院的公文,走到赵骏面前说道:“知院,西北急报。”
“哦?”
赵骏接过公文立即扫视起来。
大家目光都看向他,就看到他的脸色从最开始的眉头紧皱,到片刻后舒缓,却也谈不上有多少喜色,依旧显得颇为沉重。
“怎么了汉龙?”
晏殊诧异问道:“西北又出什么事了吗?”
“是派出去的使者出事了。”
赵骏说道:“我其实有想过他们会遇到危险,但我认为概率不大,只要高昌王有理智的话”
说着他摇摇头道:“现在看来,这个高昌王大抵是没脑子,或者跟麴文泰一样,被外部势力裹挟,不得不做出这样的决定。”
“听说前些年辽人为了拉拢高昌国,试图让高昌联合西夏共击我大宋,嫁了个宗室女子过去。”
范仲淹想了想道:“这里面会不会有这方面的门道?”
“你的意思是辽人在煽动?”
蔡齐诧异。
“我只是觉得这个可能性很大。”
“真是奇怪。”
宋绶纳闷道:“辽人应该知道高昌与我大宋的差距,为何要煽动高昌人与我们作对呢?”
“并不奇怪。”
赵骏笑了笑道:“中国有很多古话,但我们后世也有不少新的谚语,比如有一句话叫做死道友不死贫道。”
“死道友不死贫道?”
“不错,辽国现在自顾不暇,我们这边国泰民安,虎视眈眈,如果不想办法给我们找点事做,在西北方向闹出点动静让我们折腾,万一在他们镇压内部叛乱的时候忽然出兵怎么办?”
“这倒也是。”
众人一想确实很有道理。
辽国内部不稳,作为统治阶级最担心的就是政权保不住。
各个民族部落反抗他们契丹族反倒是次要的。
主要矛盾是旁边有一个比他们强大的邻居正在虎视眈眈,随时可能北上出兵马踏塞北。
或许辽国上层权贵在科学治国发展的道路上跟大宋完全没得比。
但基本的战略眼光肯定还是有。
想也是。
赵匡胤早就说过,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返回顶部↑
众人正聊着黄河的议题,就在这个时候,门外有官吏进来,手里还拿着进奏院的公文,走到赵骏面前说道:“知院,西北急报。”
“哦?”
赵骏接过公文立即扫视起来。
大家目光都看向他,就看到他的脸色从最开始的眉头紧皱,到片刻后舒缓,却也谈不上有多少喜色,依旧显得颇为沉重。
“怎么了汉龙?”
晏殊诧异问道:“西北又出什么事了吗?”
“是派出去的使者出事了。”
赵骏说道:“我其实有想过他们会遇到危险,但我认为概率不大,只要高昌王有理智的话”
说着他摇摇头道:“现在看来,这个高昌王大抵是没脑子,或者跟麴文泰一样,被外部势力裹挟,不得不做出这样的决定。”
“听说前些年辽人为了拉拢高昌国,试图让高昌联合西夏共击我大宋,嫁了个宗室女子过去。”
范仲淹想了想道:“这里面会不会有这方面的门道?”
“你的意思是辽人在煽动?”
蔡齐诧异。
“我只是觉得这个可能性很大。”
“真是奇怪。”
宋绶纳闷道:“辽人应该知道高昌与我大宋的差距,为何要煽动高昌人与我们作对呢?”
“并不奇怪。”
赵骏笑了笑道:“中国有很多古话,但我们后世也有不少新的谚语,比如有一句话叫做死道友不死贫道。”
“死道友不死贫道?”
“不错,辽国现在自顾不暇,我们这边国泰民安,虎视眈眈,如果不想办法给我们找点事做,在西北方向闹出点动静让我们折腾,万一在他们镇压内部叛乱的时候忽然出兵怎么办?”
“这倒也是。”
众人一想确实很有道理。
辽国内部不稳,作为统治阶级最担心的就是政权保不住。
各个民族部落反抗他们契丹族反倒是次要的。
主要矛盾是旁边有一个比他们强大的邻居正在虎视眈眈,随时可能北上出兵马踏塞北。
或许辽国上层权贵在科学治国发展的道路上跟大宋完全没得比。
但基本的战略眼光肯定还是有。
想也是。
赵匡胤早就说过,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