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风 第816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机枪不做调整,仍然可以使用m240、m249或其他俄系机枪,机枪手按自己的习惯挑选。”
  “防护用具方面,因为我们很可能要在雪线上作战,所以携带装备重量越重,行动就越困难。”
  “重型防弹衣很可能要被放弃-——你们有没有什么好的想法?”
  话音落下,聚集在作战指挥室里听陈沉做简报的几人都皱起了眉头。
  事实上,对他们这支队伍来说,厚重的防护在很长时间里都是他们最重要的安全感来源,这种属性就好像烙印一样,早就已经刻在了他们的本能里。
  哪怕是在行军压力极大的时候,也基本没有人会抛弃防护装备。
  因为他们都知道,能扛住哪怕只有一枪,都是生与死的差别。
  所以,现在陈沉说要抛弃重型防弹衣,没有任何人能立刻表态。
  他们的思路是显然的,那就是在不抛弃防护强度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重量。
  “实在不行,减一点配件吧。”
  “护裆、护颈什么都可以抛弃,只防护重点部位?”
  石大凯首先开口问道。
  “可以是可以,但减重重量有限。”
  陈沉摇摇头,看向其他人问道:
  “别的想法呢?”
  短暂的沉默之后,鲍启举手问道:
  “没有空中载具支援,那无人机呢?”
  “无人机可以,超近程侦察无人机没问题。”
  “不是。”
  鲍启摇摇头,继续说道:
  “我说的不是超近程无人机,是运载无人机。”
  “在雪线上作战,负重问题影响最大的阶段不是战斗阶段,而是作战转移阶段。”
  “这个阶段,双方发生直接冲突的可能性是很低的。”
  “我们可以在这个阶段削弱防护快速转移,然后在进入战斗之前重新装备部署。”
  “如果有无人机支援,哪怕没有直升机,我们也可以保持高机动性.”
  “问题是,什么无人机能在4000米海拔上起飞?”
  陈沉打断了鲍启,摇摇头说道:
  “4000米山地上的空气已经开始变得稀薄了,现阶段有的无人机基本都没办法适应这个海拔。”
  “而且无人机体型过大的话,我们的运载也会变得困难-——不仅仅是运载,光是把它送到格鲁吉亚都很困难。”
  “不切实际.”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