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周慈青道:“申时四刻在城门汇合,如何?”
  吴三哥自然应好,最后乘牛车的钱也还是不叫他们给,他说:“我本是义气行为,说不要钱便不要钱,遑论你们进城治病又要花钱,若是我还拿你们的救命钱,这算什么?”
  周慈青无奈,只好再三道谢。
  他同吴长庚说:“我们这可算是否极泰来,碰上了阴险小人,就会有仗义执言的好人相助。”
  吴长庚略一颔首,也算应个声儿了。
  周慈青的视线已经飘到了县城上,和唐代宛如棋局一般规整的坊市街道不同,此地的县城沿河设市,临街开铺,官商民混居,处处都是繁华热闹的商业街,拥挤喧闹嘈杂,但是又很富有生活气息。
  驴车是多过马车的,酒楼商铺鳞次栉比,走街串巷的货郎沿路叫卖,还有能说会道,争相“租售”自个儿的。
  而那酒楼门前处处可见华丽的彩帛市招,还有长杆挂出的白幅:酒仙闻了都要醉!
  这不就是用幌子还有招牌在打广告么。
  窥一斑而知全豹,此间朝定是不禁商业,致使处处发达,连小县城也无比推崇。
  他心中也有几分惊奇,脖颈一扭地乱瞥,走得倒是不紧不慢,约摸半个时辰,便随着吴长庚到了街北的药铺医馆。
  其中有间药铺名为“惠民局”,生意最为萧条,但掌柜和跑堂的皆是懒懒散散,浑不在意。
  “那是……?”周慈青好奇开口。
  吴长庚不免微讶:“你不知道么?”
  周慈青给自己胡乱编造个身份:“我还是头一回与家中长辈行商,去的那偏远之处好几年,才回来便遭了大祸,遂不大了解这些事。”
  吴长庚说:“那惠民局本是官家为民谋福之善举,用财政补贴平抑药价。”
  他声音低了下去,“后被贪官污吏于其中搅局,谋取私利,故,现于民间多称此为——”
  “惠官局。”
  周慈青心都被震了一下,他讶异道:“吴大哥,你懂得真多。”
  “曾看过朝廷发布下来的一两张诏令。”
  “但你能读得懂。”周慈青惊叹着,“我看吴大哥打猎做得,灶屋也去得,竟也不是那等目不识丁的人,真叫我好生佩服。”
  “家中无什么人,需自己抬起重担。此前也不过读得一两本书,能识几个字罢了。”
  正说着,他们已经入了平时常去的那家药铺。
  掌柜的已同他是老熟人了,立马从那乌木柜台后走出来,叉手问好:“吴老弟,好久不见了,近来可好?”
  吴长庚也叉手点头:“尚好。”
  掌柜的也不因他话短而恼,转头看向生得俊俏秀气的周慈青,只觉他光是站那就与常人不同,那眉目清丽的,怕是不觉便会误认作小娘子。
  “这位是?”他沉吟着问。
  吴长庚便道:“他是住于我家中的好友,近来病了,我来为他捡些药。”
  他这突然为了友人而话密起来,倒是让掌柜的讶异了片刻,又忙问:“可是什么药,有方子么?”
  吴长庚便说:“人参两斤,燕窝五斤。还有药方在这儿。”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