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汉大司马 第591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邓芝虽为楚人,本不了解鲜卑与河套,但他却奉命出使过鲜卑,留在轲比能身边的那些日子,让邓芝很好了解河套。
  今见霍峻未对高平川有布置,特别建议在高平川置新郡,并由陇右负责具体事宜。
  霍峻微微皱眉,说道:“高平川肥沃,宜为垦耕之所,如能在此治民屯兵,则能遏鲜卑咽喉。但孤闻其间有鲜卑、匈奴、羌人盘踞,汉民稀少,恢复旧制,何其难也!”
  邓芝整理思绪,说道:“高平川虽形势复杂,但芝却颇知细情。匈奴人强劲,鲜卑次之,羌人羸弱。今往高平川,当诱以恩信,世袭封之,令诸夷来服。”
  “如有不顺,募诸族勇士,发兵擒杀首恶,立有威信,整修城郭。时高平川出盐,土地肥沃,得盐、粮之利,则诸夷尽降,与汉同进退。”
  霍峻甚是欣赏,笑道:“伯苗计划缜密,欲复高平川旧土,非伯苗不能为。孤欲表君为灵武太守,不知愿否?”
  “芝愿受此任!”
  霍峻吩咐左右,说道:“向陛下表奏,于高平川置灵武郡,由邓芝出任太守,加封鹰扬将军,统军政事务。”
  说着,霍峻问道:“今需率军赴任?”
  邓芝犹豫片刻,说道:“灵武情形复杂,如大军赶赴恐生变故,更会令轲比能戒备。今芝率数十骑就任足以,如有所需兵士,劳安定、北地二郡征发兵马相助。”
  “善!”
  霍峻颇是大方,笑道:“既然如此,伯苗再加半州都尉,可调安定、北地二郡兵马。”
  “多谢相国!”
  邓芝拱手而拜,感激说道。
  见诸事已毕,霍峻伸了伸腰板,望着西斜的太阳,笑道:“边事已毕,新都在建,孤可享安乐矣!”邓芝笑了笑,说道:“鲜卑未平,恐相国难得安乐!”
  霍峻捶着发酸的腰板,笑道:“孤将五旬有四,且精力日渐衰微。而今鲜卑强盛,难以骤平。往后关北边事,当有劳诸位操心。”
  自从今年开始,霍峻突然感觉自己衰老挺多,精力不及往日充沛。
  而以今南汉形势来看,经历了汉末乱战,以及汉魏争鼎之事,天下凋敝,人口单薄,百废待兴,根本经不起远征折腾。故在霍峻看来,如无突发事件,他怕是等不到北伐鲜卑了。
  邓芝说道:“相国仅五旬有余,何能言老。莫不见马援、廉颇二君,年至七旬,尚能领军远征。”
  “相国争雄中原,武功第一,然如能北驱鲜卑,则万世无人能及相国武功!”
  霍峻心中略有意动,笑道:“今后之事,今后再说。鲜卑强盛非一日可平,徐徐图之,方为上道。”
  话是这么说,霍峻却已是上心,叮嘱说道:“孤闻轲比能常习汉法,多与华人友善。伯苗与鲜卑多有互通,看能否探听至轲比能消息。”
  如果鲜卑在漠北,霍峻说不准直接放弃北征鲜卑的念头,但是轲比能的王庭在漠南,情况则就不一样了。
  漠南与漠北,从名称上仅有一字之差,但内部却有天壤之别。
  漠南的大体范围在河套平原、阴山丘陵、河西走廊,以及燕山北部的锡林郭勒草原等地。
  漠北位于杭爱山以南,大兴安岭以西,阿尔泰山以西。
  相较漠北高原,漠南因临近汉境,对于中原王朝来说不远。巅峰时期的王朝,常能控制漠南,远征漠北。
  两汉为何需要休养生息数十年,才敢挥兵北击匈奴,非因二汉武力不够,而是远征漠北的成本极高。
  因为戈壁之故,缺乏河流漕运,中原王朝需要出动大批牛马,以及押运物资的民夫,才能确保将士们的用度。
  不仅粮草消耗大,还有因匈奴王庭设在漠北,在茫茫戈壁上,寻找几万人的王庭何其困难。东汉之所以能精准定位北匈奴的王庭,多亏南匈奴的带队。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