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鄙的圣人:曹操.第7部_第十章 赵云护主,长坂坡之战(7 / 8)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唉!”刘备仰天长叹无可奈何——这几年在荆州并不顺利,若说还有一点儿收获,那就是得了诸葛亮、徐庶这两位智士。可世事无常,如今徐庶也要弃他而去了。
  这时义子刘封偷偷凑到他耳边,低声道:“徐元直久在我军,尽知父亲欲图荆州之谋。若放他北去,虽能救母必为曹贼所用,对我军甚是不利。父亲何不将其留住,曹贼见其不去必害其母,元直知母遇害,必决心报仇,肯定会死心塌地追随……”他还未说完,忽觉脸上一热,已重重挨了记耳光!
  刘备怒斥道:“使人杀其母,而用其子,不仁也;留之不使去,以绝其人伦之道,不义也。行此不仁不义之事,使天下人闻之,焉能成王霸之业?昔日曹操攻伐徐州,兖州为吕布、张邈所夺,别驾毕谌因母被获请求离去,曹操顺其自然不加阻拦,兖州之士皆赞其有德。想我刘备与其为敌,又岂能在德行上输于此贼?”说罢又朝船下拱了拱手,“母子至亲关乎天性,元直有孝子之名,焉能弃老母不顾?你只管北去,勿以备为念!”
  徐庶闻听此言泪流满面,连连顿首:“在下永生不忘主公之德,我此番北去,若为曹操所留,定不言及我军之事。”
  刘备听他这么说,也算得了一丝宽慰,实不忍再说什么,转过头去道:“东西异路各自珍重,元直也不要太难过,愿日后还有再会之期……开船!”
  诸葛亮更是难舍,喃喃嘱咐:“元直,倘有机会,你还回来!”再精明的这会儿也难免说糊涂话,其实这不过是自己安慰自己,这一去岂能再回来?
  徐庶早泣不成声:“在下恭送主公……”说罢又拜伏于岸,久久不肯起来。刘备唯恐自己再看一眼就会改变主意,便始终背对岸边,一言不发。
  诸葛亮恋恋不舍凝视挚友,直到船渐渐远去,再也望不到徐庶的踪影,才发出一声无奈的叹息。这一叹不仅叹朋友,更是叹自己。他自出茅庐以来全部心思都花在谋取荆州上,因为只有占据荆州才能进取蜀中,实现预想的战略。而入蜀的最佳通道就是襄阳以西的房陵郡,若从长江逆流而上,飞渡三峡之险简直是痴人说梦。所以他选择在襄阳与房陵之间的隆中结庐而居,旁人看来他或许是隐居,其实他早把这一路的地形险要摸了个遍,就等一位有志之主来施展抱负。
  如今有志之主来了,荆州却丢了,失去襄阳也就断送了他的入蜀策略,跨有荆益、争霸中原的所谓“隆中对”全成了泡影……诸葛亮哀怨半晌,回头再瞧刘备,只见他疲倦地倚在船舷边,合着眼睛,已昏昏入睡。诸葛亮颇觉可笑——眼下是在逃亡路上,生死尚不可测,哪还顾得上入蜀?主公接连受挫,夫人遇害二女陷敌,又经离别之苦,尚能如此冷静,我何必想不开呢?看来我初出茅庐只是个空怀壮志的乡间书生,自以为高深莫测,其实要融入这世道,还得多历练呢。
  正思忖间,又见迎面来了条大船,高竖风帆行速极快,船头青色大旗,上书斗大“关”字。来者正是关羽,他把船只散布汉水各处,又派小舟往来通报,得知刘备到达汉津的消息,马上赶来会合。不多时搭过跳板,一行人纷纷转乘大船,这场惊心动魄的逃亡才算结束。
  不过就在关羽船上,还有一位不速之客。此人三十出头,举止庄重,正是孙权的心腹鲁肃鲁子敬。
  刘备方才小憩片刻,恢复了些精神,情绪也稳定不少。一见有人来拜见自己,赶紧整理衣衫——刘备素来注重仪表,可今天讲究不起了,逃亡路上弄得满身尘土衣衫破烂,船上又没有新衣服;只得把脸洗一洗,重新梳了梳鬓发,讲究着见客。
  “在下拜谒将军。”鲁肃一见刘备过来,跪倒在地大礼参拜。
  刘备没料到此人竟会给自己施这么大的礼,心下暗想——礼下于人必有所求,他到底来做什么?脸上挂着笑,趋步向前双手相搀:“先生。久闻吴侯大名,心仰慕之未得拜会,先生此番前来有何赐教?”
  鲁肃礼数做足这才开口:“我家主公听闻刘荆州新近病逝,特命在下过江吊丧。”
  “有劳尊使费心,我先替公子谢过吴侯。”刘备虽然这么说,却险些笑出声来——孙坚死于刘表、黄祖之手,两家为仇十余年,岂能通庆吊之礼?
  鲁肃似乎也觉得这托辞太假,干咳一声,继而转移话题:“听闻曹操南下,刘琮已经归降,将军威武不屈率师独抗,兵少落败,现今江夏孤弱难以自存,未知将军有何应对之策?”
  刘备见他打听自己日后的打算,已渐渐摸透其来意,却故意不道破,转过身叹道:“难为先生替我遮掩,我哪里敢抵抗曹军,不过狼狈逃窜罢了。荆州大半已失,江夏弹丸之地无力回天,幸好我与苍梧太守吴巨交情颇厚,打算前去投奔。”苍梧(今广西省苍梧市,汉代还未开发)是交州辖下的一个郡。因交州地处偏远实力薄弱,刘表曾想染指,故而派吴巨去苍梧担任了太守,这是擅自任命,并未经过朝廷。
  这次轮到鲁肃偷笑了——刘备果真狡猾,竟拿这话搪塞我。交州在荆州以南,已属荒蛮之地,岂能跑去那里?即便想往南跑,如今连江陵都到不了,如何能到苍梧?想至此,鲁肃试探道:“恕在下直言,将军所言恐怕未必是实。”
  刘备早有话等着他:“我所言不实,难道先生说的就是实话吗?您果真是来吊孝的?”
  “这个嘛……将军既已知晓,又何需再问?”鲁肃不答反问,又把话推了回去。
  两人四目相对半晌无语,忽然执手而笑。
  “哈哈哈……”刘备仰面大笑,“曹操剑拔弩张大兵压境,你我还在这里玩心眼,真真可笑!”
  鲁肃也不禁莞尔:“在下初见将军,仓促之间未知敌友,故出言试探。若早知将军是个爽快人,何必绕这个圈子。”
  “来来来!”刘备拉着鲁肃就地而坐,“咱们把话挑明了,是不是吴侯派你来找我联合?”
  “正是。”鲁肃也不兜圈子了,“我家主公聪明仁惠敬贤礼士,江表英豪咸归附之,已据六郡,兵精粮多。今为君计,莫若结我家主公,崇联合之好,共济世业。未知将军意下如何?”
  刘备笑道:“你回去告诉孙仲谋,我刘备活一天,就要与曹操斗一天,抗拒之心绝不更改,他若肯发兵来助,我当竭尽所能。”
  “好!将军痛快!”鲁肃双挑大指,“实不相瞒,我家主公现就在对岸柴桑等候。将军若肯联合,不妨过江一叙,谈谈曹军之势,也好及早定下用兵之策。”
  “吴侯来了?”刘备眼珠一转,略一思忖变了口风,“非是我不愿渡江,只因公子刘琦尚在江夏,刘琮背兄投敌,我若再不去江夏,恐怕公子心中不安,又要横生枝节。还请先生见谅。”其实他心里有小算计,刚刚脱难携家带口,要是过了江,孙权临时起意把家眷一扣——那就不是联合了,等于投靠孙权了。
  鲁肃明白他心里想什么,也不好强求,转而道:“将军若不便,可遣一心腹之人与我同归。”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