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第149章 李云龙:哈哈,我他娘的真的想(2 / 7)
从新华社过来的,负责太岳根据地印刷社组建的技术员许林,看着眼前独立团战士站在掩埋他们淘汰的打印设备,有些不明白。
鬼子要来扫荡了,掩埋设备是正常流程。
但这个位置,是不是有些不合理?
怎么可以埋在平地训练场上,这里没有草皮,地形平坦,难以隐蔽新土痕迹,很容易被鬼子找到。
道理是有个道理。
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但鬼子一个师团来扫荡,必然会对杨村周边进行详细搜查,鬼子也知道,部队习惯埋藏设备,必然会掘地三尺。
但这种平坦开阔地形,小鬼子绝对不会放过。
甚至还埋了一部分老式新闻纸,劣质纸张,和大量兑水油墨。
后面更加离谱,更让许林感觉难以理解。
“这是团长的命令。”
“他让埋在这里的。”
负责掩埋的战士,一句话,让许林没有表达疑惑。
既然是李大团长亲口命令,那么,自然有一定道理。
但这个疑惑始终挥之不去,并且下意识的去推测。
其实从一开始,李团长要这一台印刷机,就让他感觉很奇怪。
这台设备很老很老了,经常出故障,运行效率也低,太行根据地的新印刷设备,其实完全可以满足太岳太行根据地的需求。
为何还要运过来?
而且这么急着运过来,明明鬼子扫荡已经逼近根据地,而且只让他一个技术员过来,也从来没开机过。
但心里再疑惑,许林也只能自己闷头不解。
····
与此同时。
“报告。”
“侦查中队已经抵达下庄据点。”
“他们一路未有敌袭扰,包括地雷袭击,未发现土八路埋伏阵地。”
当收到这份电报,三道真夫眉头深深皱起。
在‘攻下’辽县和榆县后,他让第一军司令部派飞机侦查一天,未发现明显异常。
第二天,眼见天气良好,他才带着部队,兵分两路,一路顺着公路向杨村进发,经过下庄据点,途径上村,然后抵达杨村。
一路则是从榆县出发,顺着白晋铁路,深入腹地,清剿周边参与八路军势力,最后在杨粗汇合,然后开展深入扫荡。
但无论是哪一路,都是途径密集山区,地形复杂,而土八路装备大量迫击炮,机动性高,射程远,非常适合发起小规模袭击。 ↑返回顶部↑
鬼子要来扫荡了,掩埋设备是正常流程。
但这个位置,是不是有些不合理?
怎么可以埋在平地训练场上,这里没有草皮,地形平坦,难以隐蔽新土痕迹,很容易被鬼子找到。
道理是有个道理。
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但鬼子一个师团来扫荡,必然会对杨村周边进行详细搜查,鬼子也知道,部队习惯埋藏设备,必然会掘地三尺。
但这种平坦开阔地形,小鬼子绝对不会放过。
甚至还埋了一部分老式新闻纸,劣质纸张,和大量兑水油墨。
后面更加离谱,更让许林感觉难以理解。
“这是团长的命令。”
“他让埋在这里的。”
负责掩埋的战士,一句话,让许林没有表达疑惑。
既然是李大团长亲口命令,那么,自然有一定道理。
但这个疑惑始终挥之不去,并且下意识的去推测。
其实从一开始,李团长要这一台印刷机,就让他感觉很奇怪。
这台设备很老很老了,经常出故障,运行效率也低,太行根据地的新印刷设备,其实完全可以满足太岳太行根据地的需求。
为何还要运过来?
而且这么急着运过来,明明鬼子扫荡已经逼近根据地,而且只让他一个技术员过来,也从来没开机过。
但心里再疑惑,许林也只能自己闷头不解。
····
与此同时。
“报告。”
“侦查中队已经抵达下庄据点。”
“他们一路未有敌袭扰,包括地雷袭击,未发现土八路埋伏阵地。”
当收到这份电报,三道真夫眉头深深皱起。
在‘攻下’辽县和榆县后,他让第一军司令部派飞机侦查一天,未发现明显异常。
第二天,眼见天气良好,他才带着部队,兵分两路,一路顺着公路向杨村进发,经过下庄据点,途径上村,然后抵达杨村。
一路则是从榆县出发,顺着白晋铁路,深入腹地,清剿周边参与八路军势力,最后在杨粗汇合,然后开展深入扫荡。
但无论是哪一路,都是途径密集山区,地形复杂,而土八路装备大量迫击炮,机动性高,射程远,非常适合发起小规模袭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