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目击证词呢?晚间七点的区公所大楼前,行人应该还很多才对。”
  “可能是太多了。路上的行人多数是购物和下班的人,也很少有店员从店里向外看。我们对邻近店铺进行访查,但目前尚未有死者的目击情报。”
  “从死者失去踪迹的地点到发现尸体的现场,如果是步行,大马路上装设的摄像机应该会拍到。”
  “目前正在解析该路径所有的监控摄像机,但还没有找到死者的身影。”
  “所以也可能是开车到现场,是吗……”
  “晚间七点左右的时段正值下班时间,出租车也很多。我们也询问了车行,但没有得到发现可疑车辆的说法。”
  由此也可以预见,要找出证人会相当耗时。地震发生之后,来自其他府县的人力、物资、钱款虽然都集中在仙台,但换个说法便是外来人口激增。因此车辆中也常见其他县市的车牌,要找出可疑人物和可疑车辆并非易事。
  东云大概也料到了,只见他眉头开始紧蹙。
  “那么,接着报
  告尸体发现现场的状况。”
  这次由县警鉴识课的调查员作答。
  “遗体是在‘日出庄’的三号室被发现的,该室已有好几年无人居住,残留了大量的灰尘和毛发。但除了死者的毛发,这些毛发全都没有毛囊,所以很遗憾,无法进行dna鉴定。”
  “鞋印呢?”
  “从地板的状况和尸体上附着的灰尘来看,凶手是抬着死者的上半身,拖进屋内的。而离开时,也是沿着拖痕走的。”
  “但至少会留下一点平面足迹吧?”
  “关于这点……”
  鉴识课员说到这里话就变少了。
  “虽以als(鉴识光源)和dip(化学试剂)验出了新的鞋印……但似乎是无纹的拖鞋所留下的。”
  一听这话,东云便半张开嘴。
  “公寓玄关虽散乱放着满布灰尘的拖鞋,但与现场残留的鞋印尺寸不合,所以拖鞋多半是凶手事先准备好的。玄关的硬泥地上有凶手扫掉足迹的痕迹,经过精密检查,也验出是相同拖鞋的痕迹。然而,这拖鞋的痕迹也只到玄关,到路上就消失了。若行凶是在十月一日,那么距发现尸体的十五日已经过了两周,即使凶手是开车将死者带去的,也不得不说,要验出轮胎痕迹极为困难。”
  鞋印之所以有助于办案,是因为能够从残留的鞋底图案筛查出制造商,缩小嫌犯范围,然后再从附着于鞋底的微量证据推断嫌犯的行动和部分生活环境。
  但遇
  上无纹的拖鞋,能够得到的证据便大幅减少。
  “拖鞋与一般鞋子不同,只套在前端,所以也显现不出步幅等个人特征;尺寸方面,如果不是完全与脚符合,在身高的推算上也会产生很大的误差。”
  鉴识课员过意不去似的行了一礼后就座。
  坐在前台上的东云等上司脸上难掩失望之色。无论是地缘关系还是科学鉴识,在初始调查阶段线索便如此匮乏,前景堪忧。
  “现场附近的监控摄像机呢?”
  仙台中央署的饭田站起来。
  “现场若林区荒井香取距离开发区有一段距离,向来是住宅区。近几年该区的犯罪率一直维持在相当低的水平,在检查监控摄像机的架设地点时,也很遗憾地都不在重点区域内……”
  “说重点。”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