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三节 官家辛苦了(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兵,自己都认为自己贱。
  在汴梁城的街市上,若是小巷相遇,大半都是兵主动退让,因为他们自知身份低贱。
  刘安要皇帝亲自过来送温暖。
  其实并不是为了送那点东西,而是要慢慢的借皇帝的威望提高一点大头兵的自信,以及在民间的地位。
  不说有多高,至少与农、工、商同级。
  当兵的跪了一路一地。
  兵属家眷们跪了一地又一路。
  谁能想到,冬天皇帝把自己过年的钱省出来给他们送些粮食、盐、煤、寒衣。
  皇帝背的是刘安给准备的稿子。
  守土保国,大宋的将士们流血了,但绝对不能让将士们流泪。守边疆,家中自有朝廷照应。
  话说,皇帝还想着减军费呢。
  秀。这就是秀。
  皇帝负责摆样子,刘安负责搞钱发给这些军户。
  问,钱何来。
  灰色收入就靠今天才能洗白。
  皇帝又一次累到手脚发软,刘安也累,累到签名签到手快断。
  禁军三衙司还需要工作至少四十八个时辰才能把其余的活干完,核账、销账,当然,最辛苦的不是这文字工作,而是数钱。
  有人就问了,数钱很累吗?
  在没有验钞机的大宋,一贯钱重六斤四两,数一百贯刘安这小身板就能累吐血。
  这里有一百万贯要数。
  终于,过年了。
  刘安在皇宫吃了一个年夜饭,刚过子时皇帝就吩咐撤宴,然后准备完成第一祭之后,立即出发前往嵩山。
  这世上什么最吸引皇帝。
  就是祭天,没有第二条。
  第一祭,皇帝有点敷衍,只是在皇宫内摆了一个香案,请了道士,然后是一些官员观礼,祭祀的内容也就是过年了,皇帝为宋辽大战死去的士兵向天地告慰,祈求上天为这些人赐福。然后就是猛钱纸钱。
  仅仅一个时辰就完成了祭祀,皇帝给道观赐了几马车钱,让道士们回去再作七天法事。
  祭台一撤,皇帝就立即吩咐:“传令下去,四更天起程,前往嵩山。”
  嵩山祭天才是皇帝内心真正的祭天,其余的都不行。
  看着皇宫的车队开始起行,刘安紧了紧自己的貂皮大衣,转身上了马车。
  祭天,刘安没去,找了一个借口寄住在了李继隆家里。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