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时刻(2 / 3)
萝卜糕探着脑袋也想往那边去,被太子妃给压住了,“不听话不给糖吃。”
扭动两下,小家伙就消停了,却不忘问太子妃,“为什么十五叔和十六叔要去那儿?”
“等你长大了就能过去那儿。”皇孙只有一个,还形不成地盘。
“十六叔比我小。”萝卜糕摇头不信太子妃的话。
“乖,看表演,你看那是八旗的精兵,看到没?”太子妃没和他纠结大小问题,转移他的注意力,太子精心准备的第一个祝寿节目开始了,就是八旗精兵校阅。
八旗精兵校阅场面很是恢宏壮观,大阿哥也很不错,在太子给康熙上折子后,直接与兵部协商,调了上千的精兵组成一个兵阵,上场那整齐的脚步声,还有响亮的号子声,加上壮气的鼓声,让气氛直接紧张热烈起来。
在八旗精兵校阅后,一千的精兵在大阿哥的呼喊下,喊着精忠报国,忠于皇上忠于大清,吾皇万岁万岁等话,直接振奋八旗子弟人心,挥臂齐喊。
太子妃虽然觉得总体肯定比不上现代的阅兵仪式,但是在清朝能做到这个地步也算不错,步兵团兵等等陆兵能演练的都上了,骑兵上不了场也是一个遗憾,康熙的龙脸笑得跟花似的,可见这个八旗精兵校阅甚得龙心。
太子自己也很满意很开心,可是看到那意气风发的大阿哥又不觉得吃味,暗道这回白让你得了一次好处。
康熙伸手拍了拍太子的手背,很高兴夸道,“胤礽,这次你做得很不错。”说着又看向其他儿子,“你们都很不错,朕很开心。”
这么大的祝寿节礼,太子上折子的时候,他并不以为意,却没想到会办得这么好,太子居首功,但是大阿哥,三阿哥,四阿哥这些孩子们也必定是做了不少,夸了太子,也不能忘了其他儿子。
康熙的赞赏就是皇子们行动的动力,听到这一句,自然都是高高兴兴,脸上洋溢着满满的笑意。
太子也是得意地笑着,往太子妃的方向望过去,太子妃好笑他那炫耀的心思,暗暗给他比了个大拇指,萝卜糕挥着小手,喊道:“阿玛,我们在这儿。”
太子闻言轻笑,康熙也忘了过去,看到小皇孙那肉嘟嘟的红脸蛋笑得格外开心,心里也高兴,笑笑就让李德全过去把萝卜糕带到身边。
太子妃看到康熙望过来,赶忙起身回礼,过没一会,就见李公公亲自过来要抱萝卜糕到太子那边看祝寿表演,忙让李德全多关照,又嘱咐萝卜糕听话,就把他打包过太子那边。
祝寿节目一个又一个地上演,有了一开场的八旗精兵校阅带来的热烈气氛,这些节目也得到了朝臣,王公贵族和外国使臣的好评,没几人有去看高高在上的皇族在干嘛。
太子看到自己嫡子被抱过来,先是高兴,继而又担心这个小家伙在皇阿玛面前出差错,抱过来后就想把他拘在身边,康熙也没阻止,刚刚一时起意把皇孙带到身边,放在太子那儿算离得最近,也还可以。
朝贺足足用了两个时辰,康熙很开心,大加赏赐,太子因为办万寿庆典办得用心,得到赏赐最多,在朝贺出尽了风头,大阿哥却也不错,比太子稍要差那么一些,却也高过其他兄弟,倒是让太子没想到。
赏赐过后便是寿宴,移驾乾清宫,王公贵族和重臣方能得此机会参加乾清宫寿宴,康熙边走着,却没错过太子父子的对话。
萝卜糕一早上做到太子身边就没有说话的机会,每回想说话,就听到阿玛低声说,“福佑,安静。”萝卜糕鼓着腮帮子想不听话,就听到自家阿玛又加了一句,“不听话没糖吃。”
被拘着不让说话不让跑回额娘那里,小孩子看节目又看不懂,久了就睡着了。好不容易醒来到离开的时候,萝卜糕终于忍不住问太子,“阿玛,为什么不让糕糕说话?”
太子就站在康熙的身后,萝卜糕被何玉柱抱着,就在身边,这话一问出来康熙想不听到都难,就离得近的大阿哥自然也听到了,全都等着太子回答。
太子听到糕糕二字眼皮就跳了,他总不能在老子面前说怕你说错话惹老头子不开心吗?虽然童言无忌,但是能忌还是得忌,“弘昇,待会给你皇玛法祝寿的时候就让你说了。”
“哦。”萝卜糕扬长声音点头,但是大眼睛还是迷惑不解,“为什么呀?”
康熙听到太子的话才知道糕糕是小皇孙的自称,便问出口,“弘昇怎么会有糕糕这么一个小名?”
太子脸皮微热,总不能说他和太子妃当初在给萝卜糕取小名的时候起了分歧的事,于是胡诌道,“弘昇他爱吃萝卜糕,常说着就把糕糕当自己小名了。”
这话一出,听得康熙都笑了,不过他并不在意皇孙的小名,只要在外边叫正名不丢皇室的脸就行,“以后要教导他在外说自己的大名。”
“胤礽明白。”太子忙应道。
萝卜糕没得到阿玛的回答,越过何玉柱的肩膀看向大阿哥,“大伯!”
大阿哥微怔,这小家伙怎么突然叫他,微微一笑点头,“弘昇,什么事!” ↑返回顶部↑
扭动两下,小家伙就消停了,却不忘问太子妃,“为什么十五叔和十六叔要去那儿?”
“等你长大了就能过去那儿。”皇孙只有一个,还形不成地盘。
“十六叔比我小。”萝卜糕摇头不信太子妃的话。
“乖,看表演,你看那是八旗的精兵,看到没?”太子妃没和他纠结大小问题,转移他的注意力,太子精心准备的第一个祝寿节目开始了,就是八旗精兵校阅。
八旗精兵校阅场面很是恢宏壮观,大阿哥也很不错,在太子给康熙上折子后,直接与兵部协商,调了上千的精兵组成一个兵阵,上场那整齐的脚步声,还有响亮的号子声,加上壮气的鼓声,让气氛直接紧张热烈起来。
在八旗精兵校阅后,一千的精兵在大阿哥的呼喊下,喊着精忠报国,忠于皇上忠于大清,吾皇万岁万岁等话,直接振奋八旗子弟人心,挥臂齐喊。
太子妃虽然觉得总体肯定比不上现代的阅兵仪式,但是在清朝能做到这个地步也算不错,步兵团兵等等陆兵能演练的都上了,骑兵上不了场也是一个遗憾,康熙的龙脸笑得跟花似的,可见这个八旗精兵校阅甚得龙心。
太子自己也很满意很开心,可是看到那意气风发的大阿哥又不觉得吃味,暗道这回白让你得了一次好处。
康熙伸手拍了拍太子的手背,很高兴夸道,“胤礽,这次你做得很不错。”说着又看向其他儿子,“你们都很不错,朕很开心。”
这么大的祝寿节礼,太子上折子的时候,他并不以为意,却没想到会办得这么好,太子居首功,但是大阿哥,三阿哥,四阿哥这些孩子们也必定是做了不少,夸了太子,也不能忘了其他儿子。
康熙的赞赏就是皇子们行动的动力,听到这一句,自然都是高高兴兴,脸上洋溢着满满的笑意。
太子也是得意地笑着,往太子妃的方向望过去,太子妃好笑他那炫耀的心思,暗暗给他比了个大拇指,萝卜糕挥着小手,喊道:“阿玛,我们在这儿。”
太子闻言轻笑,康熙也忘了过去,看到小皇孙那肉嘟嘟的红脸蛋笑得格外开心,心里也高兴,笑笑就让李德全过去把萝卜糕带到身边。
太子妃看到康熙望过来,赶忙起身回礼,过没一会,就见李公公亲自过来要抱萝卜糕到太子那边看祝寿表演,忙让李德全多关照,又嘱咐萝卜糕听话,就把他打包过太子那边。
祝寿节目一个又一个地上演,有了一开场的八旗精兵校阅带来的热烈气氛,这些节目也得到了朝臣,王公贵族和外国使臣的好评,没几人有去看高高在上的皇族在干嘛。
太子看到自己嫡子被抱过来,先是高兴,继而又担心这个小家伙在皇阿玛面前出差错,抱过来后就想把他拘在身边,康熙也没阻止,刚刚一时起意把皇孙带到身边,放在太子那儿算离得最近,也还可以。
朝贺足足用了两个时辰,康熙很开心,大加赏赐,太子因为办万寿庆典办得用心,得到赏赐最多,在朝贺出尽了风头,大阿哥却也不错,比太子稍要差那么一些,却也高过其他兄弟,倒是让太子没想到。
赏赐过后便是寿宴,移驾乾清宫,王公贵族和重臣方能得此机会参加乾清宫寿宴,康熙边走着,却没错过太子父子的对话。
萝卜糕一早上做到太子身边就没有说话的机会,每回想说话,就听到阿玛低声说,“福佑,安静。”萝卜糕鼓着腮帮子想不听话,就听到自家阿玛又加了一句,“不听话没糖吃。”
被拘着不让说话不让跑回额娘那里,小孩子看节目又看不懂,久了就睡着了。好不容易醒来到离开的时候,萝卜糕终于忍不住问太子,“阿玛,为什么不让糕糕说话?”
太子就站在康熙的身后,萝卜糕被何玉柱抱着,就在身边,这话一问出来康熙想不听到都难,就离得近的大阿哥自然也听到了,全都等着太子回答。
太子听到糕糕二字眼皮就跳了,他总不能在老子面前说怕你说错话惹老头子不开心吗?虽然童言无忌,但是能忌还是得忌,“弘昇,待会给你皇玛法祝寿的时候就让你说了。”
“哦。”萝卜糕扬长声音点头,但是大眼睛还是迷惑不解,“为什么呀?”
康熙听到太子的话才知道糕糕是小皇孙的自称,便问出口,“弘昇怎么会有糕糕这么一个小名?”
太子脸皮微热,总不能说他和太子妃当初在给萝卜糕取小名的时候起了分歧的事,于是胡诌道,“弘昇他爱吃萝卜糕,常说着就把糕糕当自己小名了。”
这话一出,听得康熙都笑了,不过他并不在意皇孙的小名,只要在外边叫正名不丢皇室的脸就行,“以后要教导他在外说自己的大名。”
“胤礽明白。”太子忙应道。
萝卜糕没得到阿玛的回答,越过何玉柱的肩膀看向大阿哥,“大伯!”
大阿哥微怔,这小家伙怎么突然叫他,微微一笑点头,“弘昇,什么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