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家的好圣孙 第467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本质上都是内部的统治工具罢了……
  李斯正是因为看清楚礼法背后的真相才选择了法家,但如果要用礼法那一套来和人辩论,李斯同样能够辩论个三天三夜。
  毕竟历史上那么多例子在那摆着呢,楚王室又不是没动荡过,在那装鸡毛大蒜呢。
  庄方被李斯辩的哑口无言,还想要开口,一直不发一言的王翦却脸上带着笑容开口。
  “李相所言有理,恍有拨开云雾之效!”
  紧接着冯去疾也立刻表态,尔后群臣各自表态。
  庄方却被抛开无视,群臣继续劝言立储。
  三公,九卿!
  朝堂百官!
  何为大势所趋?
  何为,自有定数?
  始皇帝再经历了一次一次的劝说以后,终究不再“固执”,选择接受群臣的建议。
  “既然如此,便照诸公卿之言,封长公子扶苏为太子,嬴泗为太孙,为国立储,约为公卿,不可更易……”
  尔后就是一长串的发言……
  很明显,是提前有准备的。
  甚至连职责划分都弄明白了。
  长公子扶苏观政,细务先奏于太子再呈于皇宫。
  太孙留宫习政,奉太尉王翦,右相李斯为师,悉听朝政处决,军务财事,悉决于上。
  群臣似乎并不意外。
  提前准备好的,才召开大朝会嘛。
  名为商讨议论,实为通知。
  反正文武百官早就习惯了始皇帝的如此做派。
  第一百五十二章 成为太孙的第一天
  很显然,这是提前准备好的。
  若不然光是议论都得议论许久。
  瞧瞧,连太孙的老师都给准备好了。
  太尉王翦,右相李斯!
  不过习惯了始皇帝乾坤独断的冯去疾闻听始皇帝开口,终究心口一块大石头落地。
  不仅冯去疾如此,朝堂上大部分人皆是如此。
  伴随着始皇帝的宣布,大秦四十年而无储君的局面终于过去了,不仅定下了储君,还一次定下了俩。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