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275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原本朝中五个宰辅,李过身份特殊不太管事,只是挂名偶尔参加重要会议决策,堵胤锡现在又被留到北面,剩下三人,主持中枢大局,恐怕有些不足,尤其随着机构改革和新政施行,中央部门数量有所增多。
  所有人都在猜测,天子大概还要再增补一名宰执入阁
  “就是不知,陛下是已有人选呢,还是廷推?”
  陈子壮晒然笑道
  “怎么?你也想入阁?”
  张珆自然是赶忙赔笑
  “下官哪有这本事,只是……张、陈二位,如今资历也足以为相了吧?”
  张珆所言的,自然是两广系另外两个重要支柱,陈邦彦、张家玉。
  如今京中议论的几个有力竞争人选,无非就是这二人以及朱天麟、王夫之、张同敞、王化澄几人。
  陈子壮叹息摇头
  “我也不大清楚陛下心中所想,不过,以我对陛下的了解,王夫之和朱天麟肯定暂时没机会了,二人刚刚履职辽宁、河南,都是陛下一直关注的紧要地方,轻易不会再动的。”
  张珆闻言,立即恍然拱手
  这话似是什么都没说,但其实已经说得很明白了
  能有资历竞争的,也就那几个人选,一下排出两,剩下可以和两广系竞争的,自然也就不言自明了。
  第19章 幕府山下
  休沐五日结束后,在城外带着老婆孩子野了几天的朱由榔,才算开始料理起正事。
  本来大朝会是打算在华盖殿进行的,毕竟那里地方够大
  但朱由榔此时正和老婆孩子,在城北观音山游玩,思来想去,干脆也不回宫了。
  一来,紫禁城无论南北,或者说这种大规模木石建筑群的通病,就是一到夏天,气温调节功能实在糟糕,这年头也没个空调啥的,都炎热难受得紧。
  不然北京那边,明清两代帝王也没必要非得在城外弄别苑行宫,挖人工湖了。
  端午一过,正是一年最为炎热的时候,朱由榔也实在不想呆在宫里。
  但南京这边虽然气温其实还要稍好些,不过由于只在太祖朱元璋那会儿当了几十年皇宫,故而外围并没有修建像中南海之类的离宫别苑。
  朱由榔亦是抠门的人,不愿意大动干戈,花钱在内城凿人工湖,觉得那样耗费太大。
  思来想去,干脆直接跑到城北上元门到阅江楼一带,濒临长江的幕府山躲清凉。
  传说战国时期,楚威王为了压制南京地区的“王气”,派人埋金于幕府山西麓金陵冈,而使南京有了“金陵”这个城名。
  幕府山在后世都还是湿地保护区和景区,风景和气候颇为宜人,尤其这时候,也没有经过太多开发,更是山林清净。
  于是乎,朱由榔颇不要脸的鸠占鹊巢,将原本幕府山北麓的永济寺给霸占了,然后皇后王芷,在永济寺的基础之上,从内帑拨了几万元,扩大规模,形成了一系列沿幕府山北麓临江的建筑。
  这事大概是光烈五年弄得,由于规模不大,前年基本竣工,后来又出于安保考虑,御前司分设一厢,驻于幕府山,又将阅江楼和北麓连接起来。
  建筑规模也愈加扩大,虽然和行宫没得比,但因地制宜,倒是和中南海规模相差无几。
  只是相较于宫殿,这些建筑要朴素得多,并没有用过于昂贵的木材,而是效仿江南园林、山寺建筑风格,白墙黑瓦,曲水流觞,配合着幕府山的独特风光,倒是别有一番情趣雅致。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