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264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朱由榔听着众多誓言,却是不以为意,空口白牙,没什么意义,他这番目的,也并非只是为了威慑一下这些人而已。
  微微颔首后,继续对昆克勿问道
  “之前朕派使者,让苏尼特部交出阿济格,他们居然敢拒绝朕?那个头领叫什么,叟塞是吧?他不想活了?”
  昆克勿心中略微苦涩,知道这才是正题。
  “禀陛下,叟塞于崇祯时,原为林丹汗部下,乃察哈尔旧部,伪清窃据草原,驱逐林丹汗后,其人主动相投,被伪帝封为郡王。”
  “臣和喀喇沁诸部,愿为陛下前驱,讨灭此贼!”
  随着昆克勿的表态,其余诸多人也纷纷表示愿意效劳。
  不然呢?
  这次过来的大多数都是漠南东道诸部的部落,乃是距离明军控制范围最近的,也是对明廷互市关贸依赖最深的。
  “宁宇、侯服,你们都看到了吧?诸多头领拳拳之心,可不能辜负了啊。”
  随后转向一旁的张名振道
  “侯服”
  “臣在!”
  张名振离席拱手
  朱由榔却是走上前去,握住对方双手,恳切言道
  “朕知道,你因为入编得完,错过了东征建功,在战功资历上比起其他几路帅臣稍显尴尬,一直心中有所郁郁,朕能理解。”
  “臣……”
  张名振闻天子如此诚恳,一时不知所言,心中感动。
  事实上,后军的尴尬和张名振的地位,已经由来已久。
  论及与天子的关系,后军既不像中军那般,算是最早从龙的元从老将,也不如左军、前军那般,有一番血誓指盟的豪气情谊,虽然早在光烈元年,作为朱以海麾下,张名振等人也得了肇庆朝廷的封官许愿,但那毕竟是隔了一层,更多的像是“友军”,而非自己人。
  而言及功劳,和前军、左军自然非法比,中军从尧山、军山湖,到北伐襄阳、汉水之战,算是中路战场柱石,也是打满全场。
  而后军,东征过程中,只是在浙江沿海打了打边鼓,到底不是主力,好不容易打算在北伐时建立殊勋,宿州一战,伤筋动骨,竟是缓了小半年。徐州城外,大溃并斩杀瓦克达,看似宏大,但明眼人都知道,东路战场真正决定胜负的,还是李定国于黄河之畔,以少胜多,大破图海,而徐州城外对阵,不过是大势砥定之后,理所应当的收尾罢了。
  张名振毕竟不是姜氏兄弟那般反复横跳后,能得善终已经不易,自然不敢多奢求什么的人,张名振出身清白,祖上锦衣卫籍贯,早在崇祯时就已经是副将,善于诗赋,也是个读书人,向来以忠义孤臣自诩,自视甚高,如何愿意自甘落后?
  北伐全功之后,诸军帅臣均是志得意满,唯有张名振心中略有郁郁。
  今日听闻天子这般相慰,知道对方竟然对自己这点心思都体察入深,怎能不感动呢?
  再联想到这次朱由榔出关,为何没有点更为精锐的左军,而是专门让后军扈从,更是一时不知所言。
  朱由榔见对方一时哽咽无言,却是长叹一声后,正色道
  “光复后军都督张名振听旨!”
  “臣在!”
  张名振激动单膝跪地,拱手应声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